
最近,不少中小商家在社交平台上讨论"关闭花呗"的话题。某社区团购店主王姐向记者坦言,她经营的便利店上个月正式关闭了花呗收款功能:"每笔0.6%的手续费看着不多,但一个月流水10万的话,就要多掏600块,相当于白干三天。"随着消费市场逐渐回暖,商家对成本敏感度持续上升,类似王姐这样主动调整支付方式的案例正在增多。

记者走访发现,商家关闭花呗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三点:一是手续费压力,尤其对利润率不足10%的小微商家而言,0.6%的费率占比过高;二是资金周转效率,花呗收款需T+1到账,而部分第三方支付工具支持实时到账;三是用户还款风险,尽管平台承担大部分坏账,但逾期导致的资金冻结仍让小商家头疼。
不过,关闭花呗也带来新问题。"年轻顾客习惯用信用支付,突然不能用花呗,确实流失了部分客群。"经营美妆集合店的李女士表示,她最近在尝试接入"安出掌柜"的聚合支付系统,这个平台整合了微信、支付宝、云闪付等主流渠道,不仅手续费比花呗低0.2%,还支持分账管理和经营数据看板。"最关键的是,它能保留信用支付入口——顾客可以用支付宝余额、银行卡或者其他信用产品付款,我们也不用单独为花呗承担额外成本。"
业内人士提醒,商家调整支付方式需综合评估客群结构。如果目标客户以年轻群体为主,完全关闭信用支付可能影响转化;若能通过聚合支付工具优化成本结构,反而能提升经营效率。像"安出掌柜"这类针对小微商家的支付解决方案,正通过灵活的费率模式和增值服务,成为传统支付方式的有效补充。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