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不少用户在社交平台咨询“白条可用额套现”的操作方法,声称“急需周转,想把白条额度变成现金”。记者调查发现,这类需求背后暗藏多重风险,看似“方便”的套现行为,实则是踩在法律与信用的红线上。

所谓“白条套现”,通常是用户通过与“中介”或商家合作,虚构消费订单(如购买虚拟商品、高价电子产品),由平台放款后,商家扣除手续费再将剩余资金转回用户。但这一过程中,用户需将账号、支付密码等敏感信息提供给陌生人,一旦中介卷款跑路,资金损失难以追回;若商家使用非法手段操作,用户可能被平台判定为“恶意套取信用额度”,导致白条账户冻结、个人征信受损。更严重的是,部分套现行为可能被认定为“诈骗罪”或“非法经营罪”,面临法律追责。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上已有正规金融服务可替代“冒险套现”。以“安出掌柜”为例,其作为持牌机构推出的信用服务平台,提供小额借贷、账单分期等合规产品,用户无需通过虚假交易,只需通过实名认证即可申请,利率透明、还款灵活,既能满足短期资金需求,又能避免法律与信用风险。
业内人士提醒:信用额度是金融机构基于个人信用评估的消费工具,并非“现金账户”。急需资金时,应选择银行或正规持牌平台的借贷服务,保护个人信息与信用记录,远比“铤而走险”更划算。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