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线上渠道整合延伸至新媒体平台
最近各家银行不断压缩网络服务窗口,在手机银行应用减容之后,合并风潮已经蔓延至公众号和小程序。根据第一财经的走访,今年不少银行,例如郑州银行和上海农商银行,都在重新配置其社交平台上的金融业务操作。
公众号功能集中化趋势明显
郑州银行在七月表示,其"郑州银行公司金融"公众号的相关服务将全面转移至主账号"郑州银行微银行"。与此情况相似的还有上海农商银行,该行微信公众号从七月十日起不再提供封闭式理财产品的直接买卖功能,用户必须切换到手机银行应用程序才能进行相关操作。这些变动表明,银行机构正逐步将零散的业务功能整合到核心渠道上。
小程序开启"关停并转"模式
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五月发布通知,"买单吧美食惠"小程序计划于七月三日停止服务,其原有服务已并入"交行信用卡"主小程序之中。当前多数商业银行一般会管理三到四个核心小程序,少数机构的小程序体系曾包含十多个应用,涉及信用卡业务、对公服务、普惠金融等不同服务领域。
渠道冗余催生整合需求
行业专家表示,银行在初期为了争夺用户,各部门各自开发独立的小程序和公众号,造成功能重复,管理费用大幅上升。一位银行技术负责人坦言:每个小程序每年的维护费用大约在二十万到五十万之间,十个平台就代表着数百万元的无谓开销。现在移动网络用户增长优势不再,这种粗放的增长方式已经难以持续。
手机银行确立核心地位
此次整合行动以手机银行应用的功能改进为开端。自2022年起,三十多家金融机构相继终止了针对特定用途的独立应用。当前,整合范围已扩展至公众号与小程序平台,意味着银行线上服务渠道整体迈入集中化运营时期。招商银行个人金融服务部门负责人指出:手机银行每日活跃用户数量为微信服务渠道的5至8倍,将资金与精力集中于核心平台是合乎情理的举措。
超级App战略加速落地
博通公司研究金融领域的专家王蓬博指出,缩减分销渠道仅是策略,根本目的是构建具备全面服务的"超级应用"。统计资料表明,主要银行的移动银行已集合了超过八成的线上业务选项,客户使用时间较去年同期增长了三成五。今后金融机构将着力提升应用在资产管理、贷款发放等关键金融环节的精细化运作水平。
用户运营策略转向精耕细作
用户数量增长已到顶点,银行业务重心由"吸引新客户"转为"维护老客户"。一家股份制银行的数字银行负责人表示:"我们的应用下个月留存比例达到68%,明显优于其他平台。"这种变化促使银行不断改进服务品质,尤其要在账户保障、智能理财等核心业务上加强。
行业整合趋势将持续深化
不少业内人士分析,接下来两年会有更多金融机构参与平台合并进程。中国银行业协会最新披露的数据表明,今年前六个月银行线上平台关闭数量同比增加了百分之四十。这种变革能够减少管理开支,有助于规范服务规范、规避平台潜在问题,从而增强金融机构的数字服务水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