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花呗”、“打白条”“么么贷”,一大波面向大学生的借贷产品汹涌而来,搭乘着互联网创业的大潮。浙江理工大学研一的吴同学向记者爆料,他最近注册了一个借贷网站,后来发现里面有一个漏洞,现在想注销却注销不了,身份信息外露,后悔不已。
在线平台与传统银行相比,准入门槛低,监管存在困难,有学生在多处借钱,最终无力偿还债务。对于这些借贷产品,大学生们持怎样的看法?他们是否有借贷需求?其中又存在着哪些风险?钱江晚报记者展开了调查,还请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高艳东副教授对风险及防范方法进行分析。
前段时间,浙江理工大学的吴同学首次在某外卖 APP 上点外卖。付款时,APP 弹出一个页面,该页面提示他,若使用某借贷平台付款,首单可优惠 30 元。
于是,吴同学依照提示,下载了该借贷 APP,在注册的时候,填写了姓名,填写了学校,填写了手机号,填写了身份证号,还填写了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
吴同学完成注册后,用1分钱换得了30元优惠券。他表示,诸如支付宝、微信这类支付平台,能够绑定手机号码,在支付成功后自己都会收到付款短信。然而此次付款成功后,他并未收到任何反馈 。
这是一个借贷APP,吴同学有所担心,要是有人盗取用户名和密码后进行透支消费,而他对此全然不知。倘若因此导致逾期还款,会对自己日后的信用产生很大影响 。
吴同学越琢磨越觉得不太对劲,便联系了客服,提出注销的要求。客服回复他,这个 APP 确实未设置手机验证功能,然而他不能基于此注销自己的账号,也不能删除个人信息。
经过多次沟通,客服告知他,要是确实不放心,能够冻结账号,只是程序会稍麻烦些,需提交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 。
这一场小风波,使得吴同学颇为郁闷,吴同学表示,“感觉注册之后,就如同掉进坑里了。”
所以,武汉贷款网(微信号dk-mei)的小编在此提醒各位有贷款需求的学生朋友,一定要谨慎。
一名台州籍学生在外省的一所大学上学,他透露,他们学院15级有一个男生,该男生同时向11个网上借贷平台贷款,贷款金额累计超过3万,男生拿到钱后,将钱借给了以前的同学,还收取一定的利息 。
结果,他归还借贷平台款项的时间一拖再拖,平台工作人员没有办法,只能找到学校,请求学校进行干预。
这位学生表示,男生借贷所涉及的11个网站,并非知名度较高的贷款平台 ,称这些平台门槛很低 ,只需上传身份证 ,申请后两三天钱便会到账 。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互联网刑事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高艳东副教授向记者表示,大学生借贷存在主要问题,那就是大学生没有固定工作,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其还贷能力令人怀疑。这会让大学生可能陷入三大法律风险——
一、违约的风险,如果大学生逾期不能还款,将面临巨额的利息。
在申请环节使用虚假信息、证件,或者虚构资金用途,或者借款逾期后以“跑路”“消失”等方式逃避债务,若借贷数额超出一定范围且无力偿还,就可能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会面临诈骗罪的指控。据高艳东了解,“蚂蚁花呗”等产品已有这样的案例。
随着信用体制不断完善,信用风险出现,不良的消费记录会影响个人信用,不良的借贷记录也会影响个人信用,个人信用受影响后,有可能对日后的工作产生影响,也有可能对日后的生活产生影响 。
武汉贷款小编提醒大学生,在借贷之前,务必要评估好自身的还款能力。在申请环节,需要提交真实的个人信息,对于借贷用途,同样要如实进行填写。
要是没办法偿还,就不要注销账号,不要不接电话,不要拒绝沟通,因为这些行为都是非法占有的有力证据。与之相反,应该主动跟工作人员沟通,延长还款期限,以此规避刑事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