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优鲜暴雷,使生鲜电商再度受到关注。在投入了大量资金后,目前还没有能够稳定盈利的商业模式。一方面,市场上有多家巨头同时存在,业务相似,竞争十分激烈,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前期通过优惠推广等方式积累起来的客户群体,存在着随着优惠力度减弱而流失的可能性。
行业未来究竟如何,值得讨论,有人深陷泥潭,有人却正在上岸。
近日,三江购物发布了 2022 年半年报。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为 20.89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4.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是 7848 万,相较于去年同期增长了 3503 万元,增幅达到 80.61%。其中,特别引人关注的是,由三江购物运营的盒马宁波区域实现了盈利 697.12 万元。
2022 年 7 月底,盒马鲜生在宁波复悦城开设了一家店。这家店开业了,其面积超过 2000 平米。
行业内坏消息频繁,而宁波盒马却连续半年盈利,这无疑给失落的市场情绪增添了一抹光亮。叮咚买菜在 Non-GAAP 下实现了阶段性扭亏,也为饱受亏损争议的前置仓延续了“半条命”。
盈利对于所有玩家来说都像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同时也是能否进入新零售下半场的关键筹码。那么,宁波盒马究竟做对了哪些事情,从而抢先进入了盈利的新常态呢?
盒马宁波,何以盈利?
宁波盒马是由盒马授权委托三江购物的全资子公司来进行独立运营的项目,此项目属于加盟性质。到目前为止,三江购物运营着 6 家盒马鲜生门店。盒马提供商品等一整套驱动的流转体系,而三江购物则负责日常的管理经营。宁波盒马采取了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上半年的净利润达到了 697.12 万元。去年同期的净利润是-664.84 万元。本期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1361.95 万元。从而实现了 6 个月的持续盈利。
盒马在商品供应方面,一方面保证了众多新消费品牌和网红产品能够快速进入;另一方面开发出了大量高性价比的自有品牌商品。例如,盒马是不少网红品牌产品的首发渠道,并且与喜茶等网红品牌推出了很多联名产品。除此之外,盒马的烘焙系列、日日鲜系列、Max 系列等自有品牌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宁波盒马在运营方面采取了“一键照搬”的策略。传统零售企业与之相比,盒马在把握消费者需求、进行商品规划、组合品类以及触达用户等方面更具优势。数字化能力使得宁波盒马在组织管理、供应链协调等环节能够拥有较高的效率。
一个供应商曾向我们讲述,盒马不会收取任何进场费。许多新品,我们首先会选择在盒马上架。在盒马上线一款新品,从提出创意开始,到样品得到反馈,再到配方进行优化,接着进行包装设计,最后实现上市,最快仅需两三周的时间。这其中背后的原因是盒马的采购体系具备对创新的包容以及高效的协同能力。
侯毅说过,盒马必须要有盈利能力,做企业如果不赚钱的话,总归会让人觉得是一种耻辱。
今年 4 月,三江购物的 2021 年年报首次让宁波盒马的财务数据得以曝光。从 2021 年 12 月至今年 3 月,宁波盒马连续 4 个月实现了盈利。并且,宁波盒马的毛利达到了 25.75%。与之对比,沃尔玛最新的财报显示其毛利率为 23.8%,永辉的毛利率为 21.28%。由此可见,盒马在行业内处于第一梯队。
去年年底,盒马提出了“线上线下双轮驱动”这一策略,并且将商品力以及供应链建设当作战略重点。从阿里最新披露的财报中能够看出,在 2023 财年的第一季度,盒马的商品交易额呈现出逆势增长的态势,增长幅度超过了 30%。本季度,盒马没有大规模开店。这表明 GMV 季度增长主要依赖同店销售业绩的提升。盒马的经营策略调整取得了成效,它不仅没有后退反而有所前进。这说明盒马经过 6 年多时间打磨的商品和运营模式具有很强的韧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验证。
以宁波盒马作为参照对象,盒马整体盈利的预期有了显著提升。之前,有与盒马关系密切的人士透露,盒马在北京和上海区域已经达成了全面盈利的状态,这意味着盒马模式在一线城市已经被证实是可行的。而此次宁波盒马连续半年盈利,也就表明盒马模式在二线城市也已经获得了成功。
盒马如今有 300 多家门店,这些门店主要分布在全国的一二线城市。因为这两个层级的城市都有成功的样板,所以盒马模式的正确性已经无需再有疑问。
盒马的商品和服务满足了新中产消费者的需求,这使得其模式有了盈利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对运营中成本高和效率低等问题进行优化,就可以实现盈利,这也表明盒马本身具备盈利能力。
新零售下半场,充满想象
盒马是新零售领域的一面大旗。从 2015 年开始盒马内部立项,到 2022 年的现在,盒马已经历经了 7 个年头。这些年里,盒马先后推出了盒马 X18 酒窖、盒马花园、盒马烘焙以及盒马鲜切肉铺。并且,盒马也是本土首个进行模块化运营的品牌。
盒马作为一家有着互联网基因的创业公司,“折腾”一直是其特色,新零售本身也是一个持续试错的过程。各种业态最终能否发展,与该业态本身的市场容量、规模以及消费习惯有关。
在中国,生鲜是一门很不错的生意。2016 年其零售规模为 1019 亿元,到 2021 年增长至 729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48.2%。并且,中国生鲜市场的线上渗透率在快速提升,2016 年是 2.9%,到 2021 年提升到了 12.9%。
巨大的市场增长潜力面前,永辉、苏宁、京东、美团等巨头都纷纷加入其中。盒马也在这些巨头之列。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后,部分玩家采取壮士断腕的方式关店止损并退出赛道,像永辉超级物种、苏宁苏鲜生、美团小象生鲜等就是其中的代表;而也有玩家成功杀出重围,依然屹立不倒,呼声最高的当属盒马。
过去一年,盒马朝着下沉市场进发,从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开始。去年下半年,盒马鲜生在郑州、合肥、济南、南昌这四座城市分别开出了首店。目前,盒马在北京、上海、深圳等 28 个城市一共拥有各类门店超过 300 家,规模化布局已经形成。
盒马核心业态的扩张进程,图源:零售商业财经
盒马不但熬过了生鲜行业极为惨烈的生死之战,并且呈现出加速扩张的态势。当前置仓模式在生鲜电商领域正饱受争议的时候,盒马很早之前就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前置仓模式,接着用盒马 mini 来进行替代,依靠店铺来为用户提供服务。
盒马推出了 X 会员店,其瞄准的目标客群是中高收入家庭。这部分用户有着追求差异化商品、高品质商品以及精致体验的需求。针对这样的目标客群,盒马的会员体系能够有助于提高用户的粘性。并且,阿里电商的底子为盒马的会员运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山姆南山店连续 20 年在全球处于首位。山姆南山店单店每年的营收为 20 亿元。盒马 X 会员店开业的第一天营收达到了 600 万元。会员店模式是一个刚需业态且有增量,是值得期待的。盒马选择了这条潜力很大的赛道。文志宏是和君咨询的合伙人且为连锁经营负责人,他认为:盒马产品具有互联网基因,其推新以及服务更新的频率比较高,同时内部机制也较为灵活。在本土会员店品牌里,盒马 X 会员店具备天然的基因优势。
会员体系具有先发优势,但最终还是要比拼商品力。生鲜供应链以及自主研发的餐饮和烘焙为盒马创造了差异化价值。自有品牌的利润空间较高,随着其占比的提升,预计会带来可观的利润增量。盒马目前正在大力布局自有品牌,数据表明,盒马鲜生店内的自有品牌率已超过 20%,在其 X 会员店内这个数字超过了 40%。
近日,在第十四届全球自有品牌产品亚洲展上发布了一份《2022 年中国自有品牌蓝海战略白皮书》。报告表明,自有品牌将会成为零售商成长的超级引擎。有 9 成的消费者知晓自有品牌的概念,并且愿意去尝试。盒马凭借 41%的主动提及率以及 93%的品牌认知度,在全渠道中获得了第一名。
接近盒马的人士透露,盒马内部的打法经历了从舍命狂奔到稳步布局的转变,如今已经非常明确。其通过用商品力来提升竞争力,加大对供应链的投入以渗透上游,从源头增强行业壁垒。
今年 7 月,盒马在武汉有一座供应链运营中心投入使用,在成都也有一座供应链运营中心投入使用。这两座供应链中心的占地面积都为 10 万平方米,其产能能够辐射中、西部的 9 个城市,涵盖近 100 家门店。这意味着盒马耗费百亿打造的自有生鲜物流体系骨干网络开始逐渐成型。就像侯毅所说的那样,生鲜新零售需要“扎硬寨,打笨仗”。
盒马这些年在供应链等诸多方面持续进行投入,一步一个脚印地建立起了核心竞争力以及行业壁垒。艾媒咨询数据表明,2022 年在国内消费者常用的生鲜电商品牌中,位列前三的分别是盒马鲜生,其占比为 49.8%;美团买菜,占比 39.4%;每日优鲜,占比 32.8%。同时,在偏好的生鲜电商品牌中,位列前三的分别是盒马鲜生,占比 36.2%;美团买菜,占比 29.5%;本来生活,占比 26.8%。
中国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其生鲜零售市场规模已超过 5 万亿,每年还在以 5%的速度增长。目前生鲜电商的渗透率仅为 14.6%,依然是一片蓝海。随着生鲜电商不断发展,用户网购生鲜的习惯逐渐养成,毫无疑问,新零售会拥有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生鲜电商仍会保持高速增长,到 2024 年,行业规模将超过万亿。
行业泡沫产生挤出效应后,新零售加快进入整合阶段,消费者会流向能够创造价值的平台。不少行业人士觉得,盒马在探索中前行,中国零售在借鉴盒马的经验前行。并且还有很多人一直认为,在新零售的玩家当中,盒马最能代表未来。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