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和朋友聊天时,对方接连发来十几条语音。每条语音时长 60 秒。逐一聆听后,听到最后却忘记了第一条说了什么,于是又得重新听……
和朋友聚会的时候,母上大人给我发来一堆语音。我本想通过听筒来播放这些语音,然而,在听了一半的时候,手机晃动了一下,随后自动切换成了外放模式。这种情况,尴不尴尬呢……
还有!正在听 60 秒的语音,听到一半时,被别人打断了,结果就需要重新去听……
还有!聊天时发了语音,之后突然想起有个地方需要确认,便返回去查找历史消息,却搞不清楚是在哪一条语音中提到的,接着你只得把整个晚上的聊天记录听一遍……
还有!!!自己明明不想听到对方的声音,然而由于业务对接的缘故,没有办法,只能忍受自己完全不喜欢的音色……
对方吐字不清,并且周围声音太吵。耐心回放了十来遍,然而还是没有听清楚。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呢。想必遇到这种烦恼的,绝不止小编一个人。
美国《华尔街日报》近日刊登的一篇文章称,并非只有你有这样的情况!当下的年轻人最为害怕收到语音,以及接到电话……
《华尔街日报》报道截图
语音消息方便了发送的人却麻烦了接收的人
微信语音操作较为简便。用户只需用手轻轻按住手机,便能发送时长最长可达 60 秒钟的语音信息。微信在 2011 年开始面向大众,而语音信息作为一项很早就存在的功能,为微信赢得了众多用户。
语音信息相较于文字信息,给人的感觉更为亲切。对于那些在使用智能手机键盘方面存在困难的用户而言,发送语音会更加便捷。在几年前,对着智能手机讲话的行为,就如同最初拥有一部手机那般,是一种时尚的表现。
但如今,发送语音这件事被视为只有老年人会做,或者只有销售和司机这样的人群才会做。
年轻人不喜欢用微信语音,原因很简单:听语音太浪费时间。
只有在听微信语音信息时才能体会到一分钟到底有多长
分析公司 DCCI 互联网数据中心研究院的院长刘兴亮,其总部在北京。他称,用户阅读 100 个字的信息,平均所需要的时间是 9 秒。同时,用户听 100 个字的信息(不包括停顿部分),所需要的时间是 22 秒。
如果加上大家在正常语音中会出现的诸如“嗯”这样的语气词,以及像“哼”这样的语气词和其他停顿,那么时间会更长。
有时候微信语音可能会被打断,也有可能没听清。需要重复听好几遍,才能搞清楚对方说的是什么,这样效率会降低很多。
明明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事情,非要发一串语音。
请腾讯删除或限制微信语音信息功能
一些用户已敦促微信去除这项功能,一些行业观察人士也已敦促微信去除这项功能。或者,一些用户希望让自己有更大自主权来决定谁能向他们发送语音信息,一些行业观察人士也有这样的期望。
当外界对语音信息提出抱怨时,腾讯没有直接给予回应。它只是表明,微信拥有众多用户,并且公司努力提供多种服务,以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也许有人会说,不喜欢听语音,你可以转文字呀。
如果涉及工作重要内容,暂且不说大段语音识别成文字需要时间,你会把自己的职业生涯赌在经常出错的识别功能上吗?
你要知道,咱广西人的普通袜。语音转换成文字的画面大概是这样的:
根本看不懂是不是!蓝瘦……香菇……
小编赞成可以对谁可以发语音以及谁不可以进行设置。你支持取消语音消息吗?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8866601
电子邮件
wx888866603@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