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买机票花了1549元,行程单票面价却为1520元
机票实付金额为何与平台行程单票面价格不一致
票面价格缩水违规,消费者可找平台补差价
我在买机票的时候,实际支付了 1549 元。然而,行程单的票面价格却是 1520 元。今天,北京市东城区的消费者陈女士向记者讲述,在今年 4 月,她在一家在线旅游平台(以下简称旅游平台)预订了一张从成都到北京的机票。可是到了 7 月 18 日,她联系旅游平台想要打印行程单,却遭到了拒绝,原因是距离航班起飞已经超过了 28 天。旅游平台经过多次沟通后终于给她打印了行程单,然而陈女士发现行程单票面价格存在缩水的情况。
旅游平台起初以距离航班起飞已超过 28 天作为理由拒绝打印行程单,称这是航空公司的规定。接着,陈女士拨打了航空公司客服电话进行询问,航空公司方面表示她的机票可以打印,然而因为不是通过官方渠道预订的,所以只能让旅游平台打印。陈女士说,经过多次沟通之后,旅游平台才同意打印行程单。
打印行程单之后,陈女士察觉到,在购买机票时,她实际支付了 1549 元,然而行程单的票面价格却显示为 1520 元。陈女士的这种遭遇不是个别的。记者在黑猫投诉以及微博等平台进行检索后发现,很多消费者都曾经碰到过行程单票面价格缩水的状况,有的价差是 50 元,有的价差是 150 元,有的价差甚至达到了 639 元。
机票的实付价格为何与行程单票面价格不一致呢?旅游平台客服人员就此向陈女士解释,机票价格是浮动的,她支付时的价格与出票时的价格不同,所以产生了 29 元的价差。陈女士表示:既然机票价格是浮动的且支付和出票时价格有差异导致了 29 元价差,那么这 29 元就应该退给她。最终,旅游平台把这 29 元退给了陈女士。
记者注意到,此前有多家旅游平台曾被消费者因类似问题投诉。一些平台回应说,因为平台机票销售代理商(即代理商)的出票渠道存在差异,所以可能会致使行程单票面价格与支付价格不一致。还有的平台表示,是由于航空公司给了代理商优惠券,故而代理商在出票时打出的行程单上的票面价格会降低。
不过,有业内人士告知记者,部分代理商存在“低进高卖”的行为。行程单上所显示的价格是代理商与航空公司进行结算的价格,而多出来的那部分钱则被代理商赚取了。因为很多消费者都不会打印行程单,所以他们不会察觉到这个问题。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对此表示,依据《中国民用航空电子客票暂行管理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空运企业直销售票处以及销售代理企业应当使用合法的电子客票行程单,并且行程单上的客票价格必须和实收金额相吻合。该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若违反第十四条,那么空运企业直销售票处和销售代理企业需向旅客承担赔偿责任。所以,当出现行程单票面价格缩水的状况时,能够找当时订票的旅游平台来补差价。(记者杨召奎)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