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十里村”(ID:),作者是村长住在十里村,36 氪获得授权后进行了发布。
我发现各位村民一直对赚钱的话题很感兴趣。例如,村长每次分享运营方面的干货时,阅读量都很少;然而,只要他分享一些赚钱的案例或者项目,阅读量就会立刻迅速增加。
许多村民读者添加了村长的微信,他们相互交流了一些关于赚钱的思路。村长在这些年的工作中,有过赚钱的经历,也有过亏损的经历。
有获得过 5000 万的天使轮风投,同时也存在决策不当导致一年项目亏损 2000 万的情况,正因如此,在赚钱方面,我有着深刻的体会。
村长认为赚钱主要分为“道”与“术”两个层面:
其一,“术”指的是具体执行所运用的方法。由于每个人、每个项目以及每个时间段都存在差异,所以“术”的玩法也各不相同,并且不存在好坏的区别。
其二,“道”所指的是思维和认知。我认为在赚钱这个方面,“道”的层面是相互贯通的,具有共性。就如俗话说的那样,无论情况如何变化,都不会脱离根本。只有有了“道”的指引,才有可能持续地赚到钱。
所以今天村长要和大家分享关于赚钱的“道”。这是村长采访身边数十位真正赚钱的大咖后得出的普遍共识。
01 专业思维
想要赚钱,一定要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一定程度上,你擅长的事情,也可能就是你最感兴趣的事情。
兴趣+专业,才是你和别人拉开差距的核心。
不要用自己不专业的方面去攻击别人的长处,这种行为失败的概率是极高的,几乎可以说是 100%。
村长始终强调,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决心,要做到“一米宽,一千米深”,这样才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壁垒。
村长认为专业思维有另一个方面的理解,即要找到自己的合伙人,也要找到自己的好员工。
如果你想做一件事,然而你在某方面并不擅长,那么最快且最正确的办法,就是找到这个领域的人才并向其付费,甚至予以雇佣。
让他成为你事业的合作伙伴,不要自己盲目地摸索。把专业的事情交给原本就专业的人去做。
02 精益思维
过去几年,创业的浪潮不断涌起又落下。创业者们很浮躁,投资人也很浮躁。
投资人总是动不动就想着投出价值百亿美金的独角兽。创始人则常常描绘宏大蓝图,一心想在 3 年时间内实现上市,从而走上人生的巅峰。
但实际的结果是,走得快的都死了,走得慢的反而活得好好的。
村长经历了多个创业项目。我更倾向于小团队进行精雕细琢。通过对每一个最小化的方案进行测试,来打造能够经得起市场检验的产品。
精益创业并非意味着没有失败,而是能够快速经历失败,快速进行验证,快速实现迭代。
不要一开始就怀有大而全的想法,盲目地进行扩张和投入,这样只会让企业加快走向死亡的步伐。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精益思维赚钱的案例。村长认为,下班去摆地摊属于精益思维赚钱的案例;朋友圈做社交电商属于精益思维赚钱的案例;个人写作属于精益思维赚钱的案例;拍视频也属于精益思维赚钱的案例。
03 长期思维
大家之所以这么对赚钱的事情感兴趣,就是因为大家太着急。
想要在 30 岁之前证明自己,这种心情很急切;想要在 30 岁之前证明给别人看,这种心情也很急切。
我们身边时常有报道,一些 90 后、95 后在做社群以及做直播方面,年入达到百万。这使得大家都变得格外焦虑。
但是各位仔细的思考一下,这样的人又有多少人呢?
我们习惯于接受别人成功的结果,却忽略了他们的一些特殊背景,其中包括默默的付出。
其实,我们有时候要承认自己是平庸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一直容忍自己的平庸。
我们在认清平庸这一前提之后,选择了日拱一卒。有时候,别人花费一年就能走完的路,我们却需要走 5 年,这或许看起来有点可笑。
我们要看看,5 年之后,别人是否还在那个位置,同时也要看看你能否走向下一个 5 年。
这世上失败有特效药,但成功肯定没有,否则多贵也有人买。
04 圈子思维
其实专业思维,也决定了圈子思维。为什么?
如果你从事直播带货工作,那么你或许很了解粉丝,也很了解内容,然而在货品方面,你或许就不具备优势。
比如你从事教育工作,你或许很擅长培训,也很擅长制作课件,然而教育方面的投放或许就需要专业的投放团队来进行。
所以增添一些具有价值的圈子,能够拓展你的眼界。同时,还能帮助你找到一些专业的渠道。甚至可以让你遇见自己的合伙人。
05 利他思维
但加入圈子,并不就代表别人有义务为你提供帮助。
圈子的本质在于价值的交换,即你对别人有什么利用的地方。
你若想获得他人的帮助,就得先抓紧时间去利他。你给予别人的帮助越多,所得到的正反馈也就越大。
除了B端的利他思维,更重要的还要关注C端的客户。‘
我们面对的客户,读者、粉丝即是善良的,也是有判断力的。
你的产品和服务如果是真的为客户考虑,那么客户才会成为你的忠实粉丝,进而帮你进行传播。
利他有三个目标,其一为客户受益,其二是员工成长,其三是商家赚钱,只有达成这些目标,你才能够赚到钱。
06 模仿思维
创新值得鼓励。然而,村长认为在早期阶段,更应当运用模仿的思维。
其实大家去看看市面上的绝大部分产品,它们不是凭空想象而创造出来的。即便大家一直非常尊崇的苹果手机,实际上也是从模仿起步的。
很多所谓的伟大产品,是由一个微小的改变所产生的,然而它已经算是巨大的进步了。 很多所谓的伟大产品,源于一个细微的改变,不过它已经算是很大的进步了。 很多所谓的伟大产品,是从一个小小的改变而来的,却已经算是极为显著的进步了。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哪怕是像素级的模仿,很多人都是做不到的。
为什么连模仿都做不到呢?这里面有两种情况出现:
有的人看到了,也学到了,然而却没有去做,仅仅只是停留在感叹的层面上。
其二是有很多人学习了并且也进行了实践,然而却没有将模仿这一环节做好。例如,大家都清楚海底捞以及胖东来的服务是很出色的,他们的相关案例以及书籍都已经看过好几遍了,但是真正能够做到像他们那样的又有几家呢?
最近行业里的生财社群,一夜之间收费四五千万。有许多人付费去观摩了一年,然而,他们依然没有做到像素级的学习。
所以真正的想要去做模仿,得做好这三步:
其一先僵化就是先完全模仿
其二是进行再优化,即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微创新,将其调整到最适合你的业务的状态。
其三是要固化就是完全变成你的风格并且具备可复制性。
07 矩阵思维
网赚圈子里,大家经常会谈店群,号群,什么意思?
你知道在淘宝上买东西时,为何同一个商品会有几十甚至上百家店铺出现吗?
其实背后可能是同一家公司。所以不管你去哪家,最终都是一个人赚到了钱。这就是淘客的无货源模式。
我们来说说流量的矩阵模式。在以前购物和查资料在 PC 端最为火热的时候,有些团队可能会搭建 100 个网站来配合进行关键词截流。大家去看看公众号就能够明白这一情况。
村长觉得矩阵存在两种思维。其中一种被称作自营矩阵,这种矩阵的表现形式为自己搭建网站、创建账号、开设店铺等等。
还有一种叫代理矩阵,即招募代理、经销商来帮助你销售、推广。
所以在卖货时,与其自己努力去寻找 100 个消费者,不如去找到 100 个能够帮你卖货的人。这些人每人去卖 10 个客户,这样就能达到 1000 个客户。
矩阵思维,也是规模化的一种实现途径。
08 差异思维
大家常常提及风口创业和趋势创业,这确实是一种思考方式。然而,风口创业往往最终会变得混乱不堪。
道理很简单,人一旦多了,那么蛋糕分到的人就会变少。并且,有的人虽然排上队了,但肯定轮不到自己,这就相当于白等了。
村长觉得,有时在一个领域里要想赚到钱,与其做到和别人一样或者更好,不如展现出与众不同之处。
大家都去走大桥的时候反而拥挤了,独木桥反而更容易通过。
大家都想着去找代理卖货,还不如给代理做一个更好用的工具。
对于差异化的理解,村长认为也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其一在于不同,即完全去做不一样的事情,以此减少扎堆的情况。例如,当高压锅生蚝非常火爆的时候,你可以去做高压锅龙虾。
其二是关于垂直方面的:当大家都在从事开箱美食这一类型的时候,你是否能够挑选一个更为垂直的领域,去做探店美食。
因为对于用户来说,相同的东西没价值。
09 复利思维
刚才在长期思维中提到,大家都想赚快钱。
快钱是有,但快钱真的不是那么容易挣的。它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源能力,同时也存在着风险。
快钱大多是转瞬即逝的。快钱的投入所带来的回报价值呈递减趋势。
复利思维指的是持续投入且投入与成果成正比的事情。例如写作就具有持续复利的思维,只要持续写下去,其价值就会越来越大。
今天村长在社群里提到了“微习惯”这个词。我认为这体现了复利思维。
让你一天看一本书是比较难的,一天做 100 个俯卧撑也很难,然而是否可以先从一天读 10 页书开始,再从一天做 10 个俯卧撑做起呢?
村长认为复利思维的核心在于两点:微小+正向。
以上这 9 个思维,大部分是村长当下正在努力去做的。或许在短期内,还无法看到相应的效果。
村长进行写作的时间还不足两年,不过我坚信,当写到 5 年、10 年的时候,是具有价值的。
希望大家在迫切想要赚钱的时候,能深刻理解这些赚钱思维,并且去实践。慢慢来,比较快,因为壁垒深。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8866601
电子邮件
wx888866603@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