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三兄弟“蔚小理”已名不副实。
昔日同期出道的新势力三兄弟分别是“蔚小理”,而如今他们却迎来了各不相同的命运。
近期,“蔚小理”陆续发布了 2024 年度的财报。这些财报将品牌的经营现状完全展现了出来。为了便于大家进行参考,电车通把“蔚小理”的财报数据整理成了以下表格。
制表:电车通
新势力中赚得最多的依然是理想。小鹏的净亏损已从达到百亿元的级别缩小到五十亿元的级别。蔚来的营收能力并不弱,然而它亏损了 224 亿元,和刚开始造车的时候一样在“疯狂烧钱”,成为三兄弟中最具有“吞金兽”特质的那一个玩家。
从简单直接的角度来计算,去年蔚来每卖出一辆车的亏损是 10 万元,小鹏每卖出一辆车的亏损是 3.05 万元,理想每卖出一辆车则能净赚 1.6 万元。
电车通留意到,理想汽车的总市值远超蔚来,小鹏汽车的总市值也远超蔚来。蔚来从年初到现在没有明显的涨幅。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更受资本市场的认可。特别是小鹏汽车,在爆款新车、智能驾驶、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多重热门概念的加持下,市值增长了 78%(截至写稿时)。
(图源:富途牛牛的美股板块,其截图时间为 25 年 3 月 25 日 23 时 52 分)
成立十年的蔚来为何亏损程度未收窄,而小鹏和理想却状况良好?昔日的“三兄弟”走向不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蔚来拼了!李斌下死命令,Q4如何盈利?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蔚来深知自己坚守在高端纯电领域。蔚来意识到,只有打造出走量的产品,自己才会有更多存活下去的机会。2024 年,蔚来将工作重心放在乐道和萤火虫这两个子品牌上,同时也注重能源体系的建设。
然而,小鹏推出了 MONA 新车并获得了关注,而蔚来的子品牌还没有成为销量的主要支撑。蔚来品牌去年的销量是 20.12 万辆,比 2023 年多约 4 万辆,被寄予厚望的乐道贡献了 2.08 万辆。乐道 L60 原本是要抢占 Y 的市场份额的,但去年累计销量甚至还不如 Y 一个月的销量。
图源:电车通摄制
除此之外,乐道与蔚来在换电网络方面有共用之处,在管理团队方面也有共用之处。然而,它们拥有单独的销售门店。这必然会导致品牌的营销费用和渠道费用支出加大。
24 年蔚来的新车方面动作不是很显著,萤火虫以及蔚来 ET9依然处在前期的准备阶段。蔚来真正在亏损方面占比较大的部分就是其独家重点进行布局的“特色项目”,也就是能源设施。
视频截图:蔚来汽车直播
蔚来能源助理副总裁杨潮表示,建设一个第四代换电站大概需要 150 万元的成本。目前蔚来在换电领域构建了“9 纵 9 横”的换电网络。并且要在今年达成“加电县县通”,这必然会耗费更多的资金投入。
全年的净亏损为 224.02 亿元,这让蔚来的创始人李斌下达了一个死命令,那就是努力争取在 2025 年的第四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
“加电县县通”必然在今年完成,而这部分的成本很难降下来。李斌给出了实现盈利的三大方法,一是提高销量,二是提高毛利率,三是控制费用,通俗来讲就是“多卖多赚多抠”。
萤火虫的首款新车会在 4 月份上市。
电车通认为,蔚来若想实现畅销,或许需要尽可能地依靠主打主流家用市场的乐道品牌。
图源:蔚来汽车
蔚来品牌的产品价格在 29 万元以上保持稳定,每月有 2 万辆左右的销量较为稳定,然而“5 系”和“6 系”难以给品牌带来较大的销量提升空间;萤火虫走的是精品小车路线,在国内市场中,定位与之相似的产品在销量数据方面表现都不突出;只有乐道的品牌定位足够主流,市面上走量的新能源 SUV 都带有浓厚的家用属性,尽管乐道 L60 的成绩不如预期那么好,但品牌有发展期,乐道 L90 和乐道 L80 还有机会。
目前蔚来汽车的毛利率为 12.3%,此毛利率比小鹏汽车的毛利率低,也比理想汽车的毛利率低。对于这一情况,李斌明确地提出了要求:蔚来今年的毛利率要达到 20%,乐道今年的毛利率要达到 15%,并且要想办法让整车 BOM 的成本降下来。
在成本控制方面较为关键,李斌表示“自己并非神,从公司成立到现在已经交了许多学费”,并且现在要开始进行节省:
蔚来在 2025 年 Q4 能否实现盈利,电车通对此暂时未表明态度。可以确定的是,决心“多卖多赚多抠”的蔚来已经踏出了关键的一步。暂且不论盈利之事,只要 Q4 的净亏损能够大幅收窄,那就是一场胜利。蔚来春节后的一系列举措,至少对其提高生存安全线是有帮助的。如果在止亏方面没有采取行动,持续巨额亏损的蔚来,终究会面临“弹尽粮绝”的局面。
小鹏起飞!“抠成本”赢今天,靠智能赢明天
小鹏汽车去年靠“抠”走上了康庄大道。
财报数据表明,小鹏汽车去年的营收呈现出 33.2%的增长态势。全年的毛利率提升了 12.8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净亏损从 2023 年的 103.8 亿元人民币减少到了 57.9 亿元人民币。这一份年度财报是其成立十年以来最为出色的。
销量数据呈现上涨态势,这无疑是小鹏汽车亏损收窄的关键因素。去年,小鹏汽车推出了三款新车,分别是小鹏 X9、小鹏 MONA M03 和小鹏 P7+。在这些新车中,小鹏 MONA M03 和小鹏 P7+可以说是在品牌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能够将爆款的势头延续下去的仅有的两个产品。
图源:电车通摄制
从电车通的试驾感受而言,这两款新车的主要制胜武器为“高智价比”以及“扎实续航”。相较于细分市场的竞品,小鹏 MONA M03 和小鹏 P7+能够给予更为实用的智能体验。对于纯电车受众较为看重的续航能力方面,这两款新车凭借扎实的续航能力突出重围,和其他品牌单纯通过堆电池容量的方式有着明显差异。
当然,主要原因是这两款车型价格较为低廉。它们将那种注重节省、不随意挥霍的“抠”的精神展现得十分充分。
2023 年小鹏 G9 遭遇挫败后,小鹏汽车在 2024 年进行了管理层组织改革和成本控制。第一季度,亏损从 25.85 亿元降低到 16.46 亿元。第四季度,亏损进一步降至 13.9 亿元,效果较为明显。此外,小鹏与大众合作,使其年度服务和其他收入大幅上涨 89%,达到 50.4 亿元,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全年毛利率。
何小鹏这位“努力学习成为合格 CEO”的 CEO,在连续六个季度改善汽车毛利率之后,自然会坚守现有的降本增效方式,并且给出“今年销量翻倍以上增长、Q4 盈利”的目标。2024 年小鹏汽车累计交付一定数量的车辆,由此算下来今年的销量目标为 38 万辆,此目标比年初提出的 35 万辆目标要高。
小鹏 G7 会在今年推出,小鹏 E29(代号)会在今年推出,小鹏 G01(代号)也会在今年推出。其中最关键的车型是小鹏 G01。小鹏一直以来只推出纯电动产品,而小鹏 G01 是品牌的首款增程车型,它有望实现一定的纯电续航里程,也有望实现一定的综合续航里程。不难看出这款新车是面向主流家庭市场的,这也给乐道品牌增加了几分压力。
图源:小鹏汽车
对于更为遥远的未来,何小鹏在 AI + 汽车、全球化、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等其他领域进行了布局。可以说,他既有当下的布局,也有未来的规划。业绩方面扎实可靠,故事也十分华丽,二级资本市场对其认可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电车通认为,着眼于 2025 年,小鹏汽车并非没有挑战。
小鹏一方面需要打造出完整的产品矩阵,以形成稳定的销量基本盘。目前它已经拿到了纯电动领域的销量基本盘,如果能在混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那么自然就能够获得销量的第二增长曲线。
一方面,比亚迪在智能汽车领域起步较晚,24 年提出“下半场是智能化”的口号后,25 年年初就推出“全民智驾”,把高阶智驾应用到 8 万级车型上,并且叠加全新的高压快充技术,这对新势力尤其是小鹏们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那么小鹏该如何应对呢?小鹏一直引以为傲的智能技术能否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呢?这是 25 年市场的一个重要看点。
理想最稳!纯电业务失利,今年再战
理想是三兄弟当中唯一一家能够赚钱的汽车品牌。同时,它也是全球仅有的四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之一,另外三家分别是赛力斯、特斯拉和比亚迪。
理想 L 系列畅销,这是理想能赚得盆满钵满的根本原因,这一点毫无疑问。不过电车通留意到,理想汽车去年的营收和销量都呈现出同比增长的态势,可净利润却同比减少了 31.9%,肯定是某个地方出现了问题。
图源:电车通摄制
结合财报来看,理想去年有发展动态。单车毛利率出现下降,同时纯电和智驾投入在增加。这两个因素是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
理想 L 系列是理想的基本盘。去年上市的理想 L6 为品牌带来了更出色的销量数字,同时也改变了利润格局。
理想 L6 是 L 系列中最便宜的产品,它在各方面的实力与其他 L 系列产品相差不大,很快就受到了市场的青睐,在首个销售完整月就成为了品牌最畅销的车型。曾经每月能够卖出超过 1 万辆的理想 L9,去年销量减半,到每月约 6000 辆的水准,进入 2025 年,月销量甚至只有约 4000 辆。
图源:理想汽车
理想 L6 尚未上市的第一季度,理想汽车的毛利率是 20.6%。到了第二季度,毛利率下滑到 19.5%,这款车对整体利润水平产生了一定影响。随着成本下降,理想汽车第三季度的毛利率上涨至 20.9%,第四季度的毛利率为 19.7%,不过都比 2023 年同期的 21.5%和 22.7%略低。
更多用户选择较为便宜的理想 L6,这体现了市场需求,同时也是车圈价格战所导致的结果。理想在推出理想 L6 时,必然会考虑到这一情况,通过以价格换取销量并且获得利润,这样总比卖不出车、缺乏现金流以及没有利润要好。
不过,理想利润下滑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纯电动领域和智驾领域有真金白银的投入。
理想对理想 MEGA 的态度很自信,多次表明要做 50 万级以上市场销量第一的车型。不管车型种类如何,也不管动力形式怎样,都要达成这一目标。但实际上,它只能获得 50 万级纯电动 MPV 的销冠。
究其原因,除了“外观翻车”这一广为人知的事件之外,根本原因是理想在补能体系方面达不到蔚来和特斯拉的水准。理想虽自建了国内首个 5C 高压超级充电网络以强调自身的充电速度,然而充电体系的密度足够高也是同样重要的。
图源:理想汽车
理想汽车去年加大了在理想超充站的投入。官方数据表明,2024 年累计有 1393 座理想超充站上线。到 2024 年 12 月 31 日时,已经上线了 1700 座理想超充站。这些使得营业费用、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有了明显的上涨。
需要指出的是,理想在 2024 年的研发费用达到了 111 亿元,与去年相比增长了 4.6%。理想智驾在去年实现了从使用轻地图到无需地图,再到端到端智驾的转变。理想智驾的负责人郎咸朋还透露,内部正在对 L4 级自动驾驶进行预先研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在智驾领域的投入不会少。
图源:理想汽车
按照规划,理想今年将再战纯电赛道。全新纯电动 SUV 理想 i8 已曝光。同时,理想还将全面向 AI 领域进发。理想对于 2025 年全年未公布预期,只是预计今年第一季度车辆交付量会提升,且收入总额会下滑。现在的理想已不再是当年追求高流量的模样。它如同投资它的美团一样,擅长高质量发展与精细化经营。或许,这正是理想能够率先实现“扭亏为盈”的关键所在。
写在最后
新势力三兄弟如今出现了分野。从公司的体量方面来看,实际上新势力三兄弟已经不能名副其实了。理想和小鹏凭借 200 到 300 亿美元的市值成为了两个强者。而市值还不到 100 亿美元的蔚来,只能与零跑、极氪等并列在一起,被归为“其他”。如今新势力已形成“双强”格局。若算上赛力斯、小米、比亚迪这三个特殊玩家,新势力则形成了“五霸”格局。25 年时,比亚迪、小米、赛力斯、理想和小鹏这五大实力派玩家,谁会掉队,谁又能突围呢?电车通将会持续保持关注。
(封面图源:电车通摄制)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