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7 日,成都市双流区教科院附属学校开展了一项活动,即举行“遇见·大美——建设大美课程,变革育人方式”首届学术年会以及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展示活动。双流区教育局的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洪侠,普教科的科长廖冬梅以及副科长刘由远,区教科院的院长赵剑云,区教科院的学科教研员,双流中学教育集团的成员学校,怡心街道的友好学校(园),新华文轩公司双流分公司都参加了此次学术年会。
领导关怀 立标明路
双流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洪侠肯定了双流区教科院附属学校“院校一体”的办学模式以及课程实施方案。他肯定了学校探索素养导向教学的新常态,肯定了学校寻找深化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和生长点,肯定了学校凸显办学特色,肯定了学校全面提高办学品质的做法。提出了以下几点期许:其一,期望学校持续以“学术型”办学思路为核心,充分借助教科院的优质教育资源与教育智慧,促使宏伟目标得以实现,将“教科院系”教育品牌打造得更响亮。其二,谋求高质量的发展,开拓集团化办学的新视野。其三,齐心协力追求长远目标,构建“一校一品”的办学新态势。
双流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洪侠讲话
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院长赵剑云,对双流区教科院附属学校在建设大美课程、打造教育新生态,以及实现整体育人、五育并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表示了祝贺。同时,赵院长针对课程建设、课程改革、课程教学等领域提出了新的展望,并且预祝本次大会能够圆满成功。
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赵剑云致辞
建设大美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双流区教科院附属学校的党支部书记匡世国同时也是该校校长,他以《建设大美课程,变革育人方式》作为主题,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一是大美课程目标的依据;二是大美课程内容的架构;三是大美课程实施的实践探索;四是大美课程的评价。他提出,在进行育人方式变革时,应当关注为何而教,要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拓宽学习的场域,并且积极探索课程的贯通。匡校长强调,学校育人方式的变革是一项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的系统工程。我们只有锚定育人课程,才能够看见素养,以及素养背后的人以及未来,最终回归到教育的根本。同时,课程建设只有符合党和国家的要求,契合新时代的要求,适合人全面发展的要求,这样的课程才会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
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匡世国作主题汇报
聚焦课堂 落实素养
“教育没有固定的方法,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方法”,本届学术年会的重点是高质量地将国家课程予以落实。
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课堂进行了展示,其中冉小琴老师为二年级带来了语文课程《大象的耳朵》。
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课堂进行了展示。其中,王容老师为七年级学生带来了数学课程《专题探究最短距离》。
校本特色课程进行课堂展示,其中余婷婷老师带来了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拓展课,该课名为《公平正义的守护》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教授且是博士研究生导师的罗哲,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义务教育研究所的所长何立新,以及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民教所的所长孙锋,他们分别对三节现场课例进行了点评。
罗哲教授指出,在本节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展现了双流区教科院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的过程。这一课程从设计开始,一直到实施结束,都体现出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教学反思的一体化格局。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罗哲
- 落实语言运用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义务教育研究所所长何立新
孙锋所长称:本节数学课展现了数学学科的创新特质以及发散性思维。并且,它切实地将国家课程落实到了实际当中。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民教所所长孙锋
专家引领 守正创新
专家论坛环节,赵剑云院长进行了论坛交流。对附校的课程建设理念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学校的课程建设要重视国家课程的主体地位,在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培养目标相贯通,运用多样化的课程评价方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且有个性,以此培养出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时代新人。
黄祥勇院长提出的主题是《“双新 双减”背景下的育人方式变革》。他指出课堂应立足于国家的“声音”,要从三个角度去认识,一是怎么认识“双新”,二是怎么认识“双减”,三是育人方式怎么变革。同时他还指出学校要紧扣基础学力、实现全面发展、给予自主选择。并且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重点,教好结构化知识和高价值知识,追求“极简课堂”。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黄祥勇
郭子其老师提出的主题是《新课程背景下育人方式的变革——让教育散发出生命的光彩》。他指出学校教育必须坚持以下三大方面:其一,要以德育作为首要任务,把育人为根本,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其二,要做到为党育人并且为国育才;其三,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专业素养。青年教师需切实提升业务水平,还要积极去探索育人模式。他们要以课堂作为阵地,重视从真、善、美这三个维度展开学科育人工作,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树德中学校长助理郭子其
变革育人方式 谱写教育华章
每天前进一小步,努力不会白费。课程建设从来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而是由全体教师持续不断地努力以及坚定执着地追求所造就的。
领导为双流区教科院附属学校第三届“新华文轩杯”教师专业技能比赛中表现优秀的老师颁奖。
践行新课标理念,致力于打造高品质课堂;推动青年教师专业高质量发展,提升青年教师的发展动能;弘扬行知精神,切实落实课程育人。双流区教科院附属学校将进一步以国家课程为基础,深化大美课程建设的理念与实践,持续深化课程育人工作,促使学校教育迈入优质的新阶段,向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坚定地前行。(江蕾 郭容 雍涵 吴爽)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