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们小班教研组以“儿歌伴随我成长”为主题展开活动。在第一轮活动里,组内老师各自准备一节儿歌活动进行研究。老师们选取了幼儿感兴趣的儿歌活动内容,让幼儿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渐提升知识、拓展生活经验。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语言目标表明:3-4 岁的幼儿对跟读韵律感强的儿歌和童谣很喜欢。在教育建议方面,幼儿教师需要提供儿歌、童谣等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儿歌的语言简洁明了,词句的音韵流畅,节奏轻快,读起来朗朗上口,所以深受幼儿的喜爱。儿歌活动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我们所选择的儿歌活动需贴近幼儿的兴趣,契合他们的发展水平,与过去的经验相联系。同时,要把握好活动内容的度以及其中的知识点和技术点,不能过多过繁。
吴晓红老师执教的《水果宝宝去旅行》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进入情境,从而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在活动过程中,主要以幼儿游戏的形式展开,让孩子能够亲身感受儿歌的内容。在自然且轻松的课件欣赏氛围里,唤起了孩子原本就对水果所拥有的经验。
毛郭敏老师所执教的《水果歌》活动,在开始阶段的变魔术环节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接着,老师依次变出了各种不同颜色的水果,以此让幼儿了解歌词的内容。这首儿歌较为短小且精炼,所以幼儿基本上都能够掌握。
陈松梅老师执教的《走路》活动,通过图片向孩子们清晰准确地传达了四种动物走路的姿态,为孩子们学习各种走路增添了童趣与情趣。
徐伟老师所执教的《拍皮球》活动中,教师依据教学内容以及孩子好动活泼且参与性强的特性,将拍皮球的活动与游戏进行了巧妙融合,在内容方面相互穿插,彼此促进,在形式上则动静交替,从而让幼儿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
蔡云霞老师开展的《水果歌》活动,教师借助实物来激发幼儿的兴趣。接着,以图谱的形式让幼儿学习儿歌,以此巩固对水果颜色的认识。最后,让幼儿创编儿歌,这些儿歌生动且有趣,还浅显易懂。
王晓南老师在执教《圆圆圆》活动时,先出示各种圆形物品,接着让幼儿学说儿歌。之后,通过看图例来替换儿歌中的圆形物品,以此进行仿编。这首儿歌短小精悍,读起来朗朗上口。
杨锐老师开展的《水果歌》活动,其 PPT 制作得生动且有趣。教师以水果小客人作为线索,引出了教学活动的主角。接着,教师依据水果的颜色,让幼儿学说儿歌。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参与度较高,表现得较为投入。
黄丽萍老师开展的《两只小鸟》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通过简单的动作来展现儿歌的内容,让幼儿体验到好朋友一同玩耍的快乐心情,让幼儿明白要与同伴相亲相爱,并且友好地相处。
徐媛媛老师执教的《数一数》活动里,整个活动过程先是采用容易的方式,接着逐渐采用困难的方式,一步步深入。通过提问的方式、思考的方式以及回答的方式,让幼儿的观察力得到促进,让幼儿的想象力得到提高,让幼儿的创造力得到提升,让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增进,整个过程非常自然,给幼儿带来了快乐的情绪。
在幼儿园进行儿歌教学时,教师需综合使用活动性、直观性、引导性、探索性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以多种形式兴致勃勃地学习,以达成其特有的学习效果。在活动中要让儿歌与孩子积极互动,让孩子一同在欢声笑语中借助快乐的翅膀在儿歌的蓝天中展翅翱翔,切实做到“教学润无声”。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