婧蓝
今年 5 月,湖南开启了万名干部联万企的行动,目的是进一步对营商环境进行优化。全省有 4 万多名优秀干部前往企业、园区以及项目的一线。这些干部帮助解决了 4.3 万多个实际的困难问题。近些年来,湖南果断地向自身开刀,转变自身职能,持续开展“放管服”方面的改革。他们把优化营商环境当作是保障市场主体、保障就业以及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举措,凭借更优良的营商环境来推动高质量的发展。(7月25日 《人民日报》)
营商环境如同阳光、水和空气一般,对于市场主体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但能够打破隐形的壁垒,将公平正义体现出来,还能够让市场主体焕发出新的活力,增强市场的韧性以及经济发展的动能。站在新的发展阶段上,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构建新的发展格局,持续对营商环境进行优化,这既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市场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需求。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需要增强干部的主动意识,深入企业内部,将“企业跑”转变为“干部跑”,这样才能推动“放管服”改革更好地落实,使国家的好政策、好方针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从而惠及众多家庭。
干部主动下沉。他们转变观念,开展“组团式”服务。“放管服”改革的推动,使我们看到营商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市场主体活力十分澎湃。而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尤其需要干部主动沉下去,到企业身边去了解发展中存在的“梗阻”。湖南在促进营商环境改善优化方面采取了具体行动,包括政务服务提优、项目审批提速、经营成本减负、市场环境提质和权益保护提标。干部主动转变观念,开展“组团式”服务,既能精准把握措施在落实中出现的问题,又能发挥自身专业才能,从而更好地推动问题解决,助力企业稳步发展。
干部要主动融入其中,通过强化担当来实现“上门式”办理。优化营商环境,意味着要改善企业的发展环境。要做好这项工作,就需要干部主动融入,在深入企业时,不能只是走一走、逛一逛、看一看,要避免形式主义。干部要身入,要心入,深入到企业生产一线。要去了解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凭借强力的使命意识和担当意识,提供“上门式”办理的新服务。这样才能推动一系列改革举措真正落到企业,增强企业信心。
干部要主动扎根。要狠抓落实,做到“一对一”解困。“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企业若要不断向前发展,就需推陈出新、守正创新。我们既要尊重企业的首创精神,也需要干部主动扎根,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当好“推手”。可以做好企业各个环节的监督,包括事前、事中、事后;能够在狠抓落实方面用心;通过“一对一”的方式,着力为企业解决困难;让企业保持旺盛活力;以稳定企业来实现稳就业以及稳定国家发展的经济大盘。
营商环境并非最好,而是要不断追求更好。要持续擦亮营商环境这一“金字招牌”,一方面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把握历史主动,从而营造出一流的营商环境;另一方面要提升干部的主动意识。干部需不断提升自身本领能力,通过数字平台,从而更好地推动企业问题得以解决。同时,要自觉深入到企业一线,着力去解决企业在投资、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堵点”“痛点”“难点”。以更实在的举措以及更有力的行动,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条件,让经济发展展现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