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安全第一,将预防为主放在重要位置;需建立起大安全大应急的框架;要对公共安全体系进行完善;还要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朝着事前预防的方向进行转型。
我国的消防工作一直将“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作为方针。这一方针与今天所讨论的“向事前预防转型”是相契合的。然而,聚焦于探讨“向事前预防转型”,会促使我们对如何更积极主动地推动“预防为主”进行更多、更深的思考。
首先要明确,不能因为关注和研究“向事前预防转型”,就对“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产生质疑或予以否认。在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基础上,去探讨通过“向事前预防转型”来更有效地推动预防为主,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
第二,从精准预防火灾的科学本质来看,“向事前预防转型”依然离不开决定燃烧的“三要素”以及影响火势蔓延扩大从而造成灾害后果的客观因素链。如果脱离科学而只是空喊转型,那么此路是走不通的。
第三,“向事前预防转型”这一举措,为我们在思考如何提升火灾预防的主动性以及能效性方面提供了科学的指引。
第四,从本质安全的角度来看,“向事前预防转型”这一提示让我们明白,在那些涉及火灾危险的产品设计以及制造环节中,应当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危险,从而保障产品在源头处的安全。
第五,多数火灾的发生与人的活动关系密切。“向事前预防转型”需在“人本”方面下功夫,要切实把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抓好。
消防宣传工作在完成自身任务的同时,应进一步聚焦预防,将工作成果最大限度地向支持预防转化。
第七,治理模式改变需要以理念转变为前提。理念的转变源自哲学创新,之后才会有相应的方法路径。在这其中,制度设计是一个显性的、管用的且必需的环节。
总之,要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就消防安全来说,需将哲学与科学相结合,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创新与传承相结合。并且要继续坚持“预防为主”,持续争取积极主动。
《火案追踪》里的老郭对此怎么看?
拿到书,看一看。
为防失联,请关注火事杂谈,并同时关注十点消防。
禅哥从事禅茶诗书相关事务,是河北围场人。1998 年从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毕业。拥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职工程硕士学位。他是“湿毛巾简单论”的批判者,“十秒定律”的提出者。构建并倡导“四位一体”和“五元结构”消防工作理论体系。曾在武警学院教授《火灾调查》课程。现今为全国火灾调查技术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消防科普专家、应急管理部火灾调查专家、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客座教授。个人公众号:火事杂谈、十点消防;抖音号:。
———————————————————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