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外卖行业兴起,网约车行业也兴起了,这些新业态吸引了大量的从业人员。在这些从业人员当中,有关权益保障方面的问题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熊水龙的关注,他是广东省政协提案委员会的专职副主任。
他于去年的全国政协会议提交提案,提议完善具有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特点的“三新”经济领域的劳动法律政策体系,以保障“三新”经济从业人员的劳动权益。在当年的答复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称,正在对组织制定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的劳动合同和书面协议等示范文本进行研究,指导企业依照法律与“三新”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和书面协议。将加紧出台关于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的职业伤害保障办法,并且会尽快推动职业伤害保障的试点工作。
建议
建立“三新”从业人员参保机制
答复
研究提供参保登记统一入口
外卖和网约车等新业态给现代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熊水龙在调研中发现,“三新”从业人员由于平台的用工形式以及就业方式相对较为灵活,这就使得劳动关系难以被认定。并且,他们还面临着社会保险覆盖率较低、劳动法律救济途径不畅通以及收入稳定性较差等问题。
熊水龙在提案中首先提出建议,省级的人社部门以及各地的人社部门要督促各地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平台,与“三新”从业人员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或者雇佣协议,同时还要制定合同模板以及提供合同签订的指引。
对此,人社部答复称,多部门联合制定了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已经印发。此意见对企业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和书面协议的情形进行了规定,同时也明确了平台企业和合作企业的用工责任。
熊水龙在提案中提出,要推动“三新”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并且要建立完善相关参保机制。
人社部答复称,正在拟定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的职业伤害保障办法。打算在工伤保险的大框架之内,依据平台企业管理运营的特性,对保障措施进行创新,把经办服务模式加以优化。后续将依照要求迅速出台该办法,尽早推动职业伤害保障的试点工作。
推动各省结合实际逐步放开外地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在本省就业地的参保限制,同时研究依托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参保登记全国统一入口,以此进一步提高参保便捷性。
建议
推动工会向“三新”从业人员延伸
答复
积极推进工会网上入会工作
工会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起着重要作用。熊水龙在提案里提出,应当拓宽让劳动者加入工会的途径,借助网上申请入会这类方便民众的方式,促使工会向“三新”从业人员进行扩展。
全国总工会将逐步打通职工特别是“三新”从业人员便捷入会通道。同时,会探索并建立一种协商协调机制,这种机制由平台企业、合作用工企业以及协会组织共同参与,并且符合新就业形态的特点,以此来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
劳动监察部门应定期开展专项或联合执法检查,要加大对企业违法用工的执法查处力度,还需建立网上巡查机制以及异地执法、网上执法的新模式,这样能便利劳动者进行投诉和举报等,这是熊水龙在提案中对于如何降低“三新”从业人员维权成本的建议。
人社部在答复中表示,会把举报投诉渠道畅通开来。同时,会让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省级联动处理机制发挥作用,以此来方便“三新”从业人员进行维权。并且,还会在合适的时候,以“三新”从业人员为重点,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