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知天下事/正文
2025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考点解析:社会环境构成要素及家庭类型详解

 2025年03月09日  阅读 22

摘要:2025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基础考点解析NO.19考点19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包含大众传媒。家庭1.1家庭的类型核心家庭a.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家庭规模不大,家庭关系不复杂。在现代社会中,核心家庭是最为主要的...

2025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基础考点解析NO.19

考点19 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

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包含大众传媒。

家庭

1.1 家庭的类型

核心家庭

a.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家庭规模不大,家庭关系不复杂。在现代社会中,核心家庭是最为主要的家庭形式。

主干家庭

[]

b.主干家庭是核心家庭的延伸。

[]

a.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共同居住和生活;

有至少两对同代的夫妇,它们不仅存在直系亲属关系,同时还存在旁系亲属关系。

单亲家庭

a.父母中的一方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和生活;

b.造成单亲家庭的因素较多,如离婚、丧偶、未婚生育等。

丁克家庭

a.夫妻双方没有孩子;

人们的生育观念有了改变,其中丁克家庭成为了青年人所做出的一种选择。

要能够区分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的区别。

1.2 家庭教养模式

娇纵型

定义:家长盲目溺爱和疏于管束

孩子特征:容易让孩子形成自我中心的心态,容易使孩子变得骄横跋扈,容易让孩子养成疏懒散漫的习惯,容易使孩子滋生贪婪无度的品性。这种“霸王”心态若不能及时得到矫正,就很容易发展为反社会型人格。

支配型

定义:家长过分溺爱与严加管教结合

孩子的特征会让孩子形成一些个性心理特征,比如怯懦胆小,意志薄弱,既娇且骄,清高孤傲等。

专制型

定义:家长缺少爱心或耐心,管理方式粗暴

孩子具有易产生不信任感的特征,戒备心理较为严重,存在自卑、消极、暴躁、懦弱、依赖或反抗权威等人格方面的特征。

放任型

定义:家长缺少爱心、耐心、责任感,对孩子放任自流

孩子具有以下特征:形成了缺乏自信的心理倾向;形成了自制力差的心理倾向;形成了不负责任的心理倾向;形成了情绪波动异常的心理倾向;形成了待人处世具有攻击性的心理倾向;形成了易受诱惑的心理倾向;形成了做事权宜敷衍的心理倾向;形成了缺乏理想的心理倾向。

冲突型

定义:家庭成员的价值导向存在差异,致使彼此之间的关系处于紧张状态,家庭氛围也不和谐,进而导致家庭氛围失调。

孩子的特征如下:容易形成缺乏安全感的心理特征;容易形成意志力薄弱的心理特征;容易形成残忍冷酷的心理特征;容易形成撒谎的心理特征。并且大多数孩子有激烈的反抗性,还可能出现反社会的倾向。

民主型

定义: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并且进行平等交流。对于子女,一方面要有约束,另一方面也要有鼓励。

孩子容易形成以下良好社会适应性的个性特征:自尊;自信;自律性强;具有创造性;社交能力强;具有成就动机。

1.3 家庭功能

情感支持

帮助其成员缓解在家庭之外的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挫折和压力,从而获得情感上的慰藉。

性爱满足

一方面确保了性爱的独占性,有助于促进夫妇之间情感的互动,能够更全面地满足彼此在性爱上的需求。

一方面能够避免因性的需求而导致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繁衍后代

家庭通过建立一系列制度来实现繁衍后代和维持人类种族的延续,这些制度包括双系抚育、确立婚姻以及夫妇配合等。

社会化

家庭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家庭能够提供角色模型,让孩子进行模仿学习。这样能为孩子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以及进一步社会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经济功能

主要是指家庭作为生产经营和消费的单位所发挥的作用。

社会在不断发展,家庭生产经营的功能慢慢变弱了,而消费的功能却一天比一天增强。

1.4 家庭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01

家庭成员关系

社会工作的要素_社会工作元素_社会工作基本要素最核心

家庭成员的关系类型和这些关系的性质。

02

家庭内互动

纵向

主要是家庭背景和家庭中过去的事件对当今家庭成员行为的影响。

横向

主要是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同辈群体

2.1 同辈群体的特点

平等性

成员在年龄方面较为相近,成员在知识方面较为相近,成员在能力方面较为相近,他们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

开放性

同辈群体内部没有特别严格的规章制度。成员之间的交流没有限制特定的语言形式,交往也没有限制特定的方式和话题。

认同性

同辈群体是个人通过自由选择而结合形成的。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处于自然且随意的过程之中。成员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他们对群体有着较高的心理归属感,同时也有较强的认同性。

独特性

每个同辈群体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亚文化。这种亚文化给群体成员提供了新的价值标准,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新的行为方式。

群体成员在语言方面体现出独特性,在服饰方面体现出独特性,在行为方式方面体现出独特性,甚至在发型方面也体现出独特性。

2.2 同辈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直接影响

它对个体的认知发展有直接影响;它对个体的行为塑造有直接影响;它对个体的情绪表达有直接影响;它对个体的精神追求有直接影响;它对个体的支持系统有直接影响。

价值标准

同辈群体的价值标准和社会主流的价值标准一致时,有利于群体成员形成积极的行为;反之,就会发挥消极影响。

角色扮演

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同辈群体在不同的社会系统里会扮演不同的角色。

学校、工作单位、社区、文化

3.1 学校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校园文化

良好的校园文化具备提升学生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的作用,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以及协作意识。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对学生的行为起到约束和规范的作用,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班级规模

小班化教学中,教师能够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指导,做到因材施教,从而使得教学质量较高。

教学模式

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形成对学校的积极情感,学生在行为方面会积极参与班级和学校的活动,能够与同学构建起积极的人际关系,还能发展出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

3.2 工作单位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一是促使个人学习和实践专门的职业知识、技能和道德规范;

一是指导个人去建立各类社会关系,二是让个人能够正确地调整自我行为,使其能适应相应的工作需求以及社会需求。

3.3 社区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社区成员具备一些共同的特征,像相近的社会经济地位,以及类似的生活方式,还有相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等。

社区成员之间有着复杂的社会交往关系,并且在这种交往过程中会相互产生影响。

社区本身是一种社会组织,它拥有自身的社会规范,并且这种社会规范对社区成员的行为能够起到约束作用。

社区成员对社区有着强烈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会影响社区成员的行为。社区成员对社区还具有强烈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同样会影响社区成员的行为。

3.4 文化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文化能够确立行为标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达到规范人的行为的目的,同时也能控制人的行为,而这就是文化对人类行为的主要影响。

人类深受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在创造着文化。人类在接受文化影响的过程中,还在进行着选择。

大众传媒

4.1 大众传媒的类型

旧传媒

印刷传媒包含报纸、杂志以及书籍。电子传媒涵盖广播、电影以及电视。

新传媒

有线电视、电脑报刊、互联网、卫星电视等。

4.2 大众传媒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第一,能够给受众提供一些情况,这些情况可以支持受众原本就有的立场、观点和行为。通过这样做,可以增强受众原本就有的观念和行为。

第二,在争议不大且不存在其他因素干扰的情形下,大众传媒若只是重复传播内容,就能够直接对受众的行为产生改变。

社会工作元素_社会工作的要素_社会工作基本要素最核心

第三,大众传媒可以使受众改变其原有的立场。

第四,可以提供信息引导人们的行为。

第五,为受众提供行为规范,供他们选择。

相关例题

01

初中一年级学生明明属于单亲家庭,他和母亲一同生活。母亲在生活方面对他关怀备至,而在学习上则要求严格。老师反映,明明虽然成绩很优异,但是平时很少与同学进行沟通,对同学的态度较为冷漠。明明的家庭教养模式是( )。

A.支配型

B.专制型

C.放任型

D.冲突型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取答案及解析

参考答案:A

支配型的意思是,家长将过分溺爱与严加管束相结合,从而形成支配型家庭教养模式。在这样的家庭里,家长在生活方面对子女照顾得十分细致入微,而在学习上则进行严格的管理。题干中母亲对明明在生活上关怀备至,在学习上要求严格,这种情况属于支配型。所以应选 A。

02

随着网络文化迅猛发展,各类短视频平台深受人们喜爱。许阿姨的娱乐方式不再是看电视,而是刷短视频。她不仅关注网络主播,还购买主播推荐的产品,改变了自己的穿衣搭配风格,并且上传展示自己日常生活的短视频。如今她认为,中老年人也能像年轻人一样,打扮自己、展示自己。上述许阿姨的变化,体现了大众传媒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有( )。

A.强化人们固有观念和行为

B.改变人们原来的行为模式

C.促使人们改变原有的观念

D.提供信息引导人们的行为

E.形成社会规范并约束行为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取答案及解析

参考答案:BCD

大众传媒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具体如下:当争议不大且不存在其他因素干扰时,只要大众传媒持续重复传播内容,就能直接促使受众改变行为,这表明 B 是正确的;大众传媒能够让受众改变其原本的立场,这说明 C 是正确的;同时,大众传媒还可以提供信息,从而引导人们的行为,这意味着 D 是正确的。综上,应选 BCD。

2025初级社会工作实务基础考点解析NO.19

考点19 补充和改善家庭监护状况

补充和改善经济状况

链接现有政策资源

社会工作者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为其链接政策资源,以实现改善其家庭经济状况困难这一现状。

困境儿童父母就业援助

社会工作者为困境儿童的父母提供就业援助,以达到提高他们就业能力的目的,同时改变他们的就业状况,进而改善家庭经济条件。

补充和改善家庭监护状况

亲职教育

亲职教育的服务对象为亲职不当的父母。其主要内容包括提供亲职教育以及进行跟踪辅导。目的在于协助父母改正不当的教养理念与行为,促使家庭亲职状况得以改善,从而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基本的保障。

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是在学校放学后以及父母下班回家前的这段时间内,为无人看管的儿童提供的托管服务,例如四点半课堂等。

相关例题

01

社会工作者小谢在某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他发现一户需要帮助的家庭,这户家庭的父母在一年前意外离世,留下了三个孩子。其中,老大已成年并在外务工,老二和老三在镇上读初中,家庭经济状况十分困难。在小谢的协助下,老二和老三递交了孤儿资格条件认定的申请,并且该申请获得了通过,他们也按时领到了生活费。小谢的这些服务属于( )。

A.链接政策资源

B.提供家庭支持

C.改善家庭监护

D.开展家庭寄养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取答案及解析

参考答案:A

题干说的是融合服务介入形式里的资源链接,通过申请孤儿资格认定来获得政策资源,答案能从题干描述中选出。

02

社会工作者小张鉴于社区内外来务工人员数量较多,且他们大多工作繁忙而无暇照料孩子这一状况,在居委会的支持下开设了“四点半学堂”,以便为下午放学后的儿童提供托管服务。以下“四点半学堂”的活动安排中,具备社会工作专业元素的有( )。

A.链接资源,策划相关学业的辅导活动

B.帮助家长照管孩子

C.为有需要的儿童举办素质教育活动

D.督促儿童完成作业

E.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咨询辅导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取答案及解析

参考答案:ACE

A 的“链接资源”包含社会工作的专业元素,C 的“素质教育”包含社会工作的专业元素,E 的“家庭教育咨询辅导”包含社会工作的专业元素,所以选 A、C、E。B 是“照管孩子”,D 是“督促完成作业”,非社会工作者也能完成,不具有专业元素,因此将其排除。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en.bjhwtx.com/post/8795.html

标签:

博览广文网

博览广文网为所有文学爱好者、新闻爱好者、关注生活多方面内容的观众朋友提供多方位的内容呈现、提升阅读空间、填充碎片时间,开阔读者的视野、增长见识、了解民生、一个让您不出户尽知天下事的网站平台!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广文舒阅网—让天下读者有家可归!这里汇聚了各类优质文化信息,无论是全球热点、历史故事,还是实用百科、趣味探索,您都能轻松获取。我们希望用阅读点亮您的世界,让每一次浏览都充满收获和乐趣。
导航栏A标题
广文舒阅网
扫码关注
联系方式
全国服务热线:0755-88186625
Q Q:8705332
Email:admin@lanyu.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海雅缤纷国际大厦5层501
Copyright 深圳市蓝宇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0131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