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知天下事/正文
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并掌握高效学习方法

 2025年03月08日  阅读 14

摘要:中学到大学这段过程,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大学生活有重要特点,具体表现在:生活方面要能够自己打理;管理方面要能够自我管理;思想方面要能够进行自我教育。在学习上,则要求有高度的自觉性。在学习的内容方面、在学习的方法方面以及在学习的要求方面。与中学的学习相比,发...

中学到大学这段过程,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大学生活有重要特点,具体表现在:生活方面要能够自己打理;管理方面要能够自我管理;思想方面要能够进行自我教育。在学习上,则要求有高度的自觉性。

在学习的内容方面、在学习的方法方面以及在学习的要求方面。与中学的学习相比,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要真正学到知识和本领,一方面要继续发扬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另一方面要适应大学的教学规律,掌握大学的学习特点,并且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大学的学习要求掌握较为深厚的基础理论,同时也要求掌握专业知识。并且还要求重视对各种能力的培养。

大学教育的职业定向性较为明显。大学生不仅要扎实地掌握书本知识,还要具备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要格外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学会自主地支配学习时间,自觉、主动且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同时,也要注意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培养,为今后适应社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大学学习的主动性特点

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有截然不同的特点,其中依赖性降低,取而代之的是主动自觉地学习。大学教育的内容一方面传授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传授专业知识,其专业性很强,并且会介绍本专业、本行业最新的前沿知识和技术发展状况。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相较于中学有了很大的扩展。

课堂教学通常是提纲挈领式的。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讲解难点、疑点、重点或者是自己最有心得的那部分,而其余部分则需要学生自己去攻读、理解并掌握。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学生自学。所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本领。大学的学习不能如同中学那样完全依赖教师的计划和安排。学生不能仅单纯接受课堂教学内容,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自身在学习中的潜力。这种充分体现自主性的学习方式,会贯穿大学学习全过程,也会反映在大学生活各方面,比如自主安排学习、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等。

自学能力的培养很重要,它适应大学学习自主性的特点。每一个大学生都需要养成自学的习惯。钱伟长曾说:一个人在大学四年里,能否养成自学的习惯,学会自学的习惯,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能否学好大学的课程,能否把知识真正学通、学活,并且还会影响到大学毕业以后,他是否能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大约三年的时间,人类的知识量就会翻倍。大学毕业之后,如果不会自学,或者没能养成自学的本领,那么不会更新知识是不行的。

因此,培养自学能力是重要任务,大学生必须完成。同时,提高自学能力也是基本条件,对于进行终身学习很关键。

大学生在选择学习方法时应更注重发挥自主性。一般而言,大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一是按照教育大纲规定进行的课堂学习活动;二是对课堂学习的补充,即自学活动;三是独立钻研的创造性活动;四是相互讨论、相互启示的学习活动。

在不同的学习形式里,都要发挥自主性去学习。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且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大学的学习,不再是仅仅死记硬背老师所讲的内容。而是要依照自身的学习目标以及专业要求,去进行知识的选择与吸收。在方法层面,要做到自主选择,依靠自身去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

二、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特点

大学教育的专业性特点最为明显。考生从报考大学开始,就面临着专业方向的选择。一旦被大学录取,专业方向就已确定。四年大学学习的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一确定的方向进行安排的。

大学的学习属于高层次的专业学习。这种专业性会随着社会对本专业要求的变化和发展而不断深入。知识在不断更新,知识面也变得越来越宽。为了适应当代科技发展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特点。这样的专业性通常只是一个大致的方向,而更详细、更仔细的专业目标是在大学四年的学习期间或者将来走向社会之后,才能够最终确定下来。所以,大学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还要兼顾到适应科技发展特点以及社会对人才综合性知识要求的特点。要尽可能地扩大综合性,以此来增强毕业后对社会工作的适应性。

一般而言,专业对口具有相对性,难以做到专业完全对口。在此情况下,在大学期间,一方面要学好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应依据自身的能力、兴趣和爱好,选修或自学其他课程,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从而为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全面发展和注重能力培养的特点

个人能力需全面发展,一方面要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要有良好的身体素养,再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同时还要有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能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我国教育一直强调德、识、才、学、体这五个方面的全面发展,或者简称为德才兼备。人才的这五个要素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五个方面对于人才的成长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缺一不可。现代社会对大学教育提出了一个重大任务,那就是培养能力。如果只是拥有很多知识,却不会运用,那么也只能成为一个知识库,成为“书呆子”。因为有一些大学生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所以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在高等教育中成为了十分重要的问题。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是人才成长的两个基本方面,它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且对立统一的。广博的知识积累是培养和发挥能力的基础,良好的能力能促进知识的掌握。人才的根本标志并非在于积累了多少知识,而是看其是否具备利用知识进行创造的能力。创造能力体现了识、才、学等智能结构中各要素的综合运用。大学生若想学有所成,日后在工作中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就一定要注重各种能力的培养。

科学研究的能力,发明创造的能力,捕捉信息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操作仪器设备的能力,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等等。

当今世界处于激烈竞争之中,其最根本的是高科技方面的竞争。而高科技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人才的培养以及能力的发挥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教育是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的高科技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就使得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需要在全面掌握专业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着力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在学习书本知识的过程中重视教学实践环节的锻炼和学习。

要认真对待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积极参与社会调查和生产实践活动。努力运用现代化科学知识与科学手段,去研究并解决社会发展以及生产实践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同时,要克服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以及“高分低能”的不良倾向。

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美国生宝宝学习英语口语_大学生学习_大学生学习网

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习目的的手段。

钱伟长曾对大学生说:青年人既要用功学习,又要有好的科学学习方法。要勤于思考,多去想问题,不能靠死记硬背。若学习方法对头,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大学学习中,要把握住预习、听课、复习、总结、记笔记、做作业、考试等几个主要环节,把这些环节把握好,就能为进一步获取知识奠定良好基础。

预习。

这是掌握听课主动权的主要办法。在预习过程中,需要把那些不理解的问题记录下来。而在听课时,则要增添求知的针对性。

既节省学习时间,又能提高听课效率,是学习中很重要的环节。

上课时要集中精力,目不转睛地听课。要认真做好笔记,把老师强调的要点、难点和独到的见解都记录下来。在课堂上要努力弄懂老师所讲的内容,经过认真思考后,将其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

复习和总结。

课后要及时进行复习。这是巩固所学知识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复习过程中,要认真整理课堂笔记,将课本与参考书进行对比,进行归纳和补充,把多余的部分删掉,经过反复思考后写出自己的心得和摘要。

每个月或每个阶段都要进行一次总结,这样能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通过温故而知新,能够形成自己的思路,把握所学知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让所学知识变得更加完整和系统。

做作业能够巩固和消化知识,考试则可以检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做作业和考试都能起到及时找出薄弱环节并加以弥补的作用。做作业时要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还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待考试要有正确的态度,不能作弊。不单单追求高分,要将考试当作检验自身学习效果以及培养独立解决该问题能力的演练。在学习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基本环节并进行思考,先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然后及时注意消化和吸收。通过持续思考、不断消化以及不断加深理解,这样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才会扎实。大学学习除了把握好上述主要环节之外。要研究学习规律,且要有目的地进行。还要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同时要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详细来讲,这些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要制订科学的学习规划和计划

大学学习仅靠勤奋和刻苦精神是远远不行的,只有掌握了学习规律,并且相应地制定出学习的规划和计划,才能够有计划地逐步实现预定的学习目标。正如斯所说:“没有规划的学习简直是荒谬的。”

可见,严密的学习规划能够保证完成学习任务。其一,需依据学校的教学大纲,从个人实际情况出发,按照总目标的要求,从战略层面制定出基本规划。比如设想在大学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要形成什么样的知识结构,需要学完哪些科目,要培养哪几种能力等。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制定总体计划是有难度的,最好向本专业的老师请教,也可以向高年级同学求教。首先制定一年级的总体计划,经过一年实践并熟悉大学特点后,再制定四年的总体规划。其次要制定阶段性详细计划,像一个学期、一个月或一周的安排,这类计划主要依据入学后自身的学习情况和适应程度,包括学习重点、学习时间分配、学习方法调整、教科书及参考书的选择和使用等。

这样的计划要遵照以下原则:符合实际,切实可行;要不断总结经验;还要适当进行调整。

2、要讲究读书的方法和艺术

大学学习不仅要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还要重视发挥自学能力,利用有限时间充实自己。最好的办法是选择与学业及自身兴趣相关的书籍来阅读。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培根也说:“书籍就像在时代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会小心翼翼地把珍贵货物送给一代又一代。”

在浩如烟海的书籍当中学会选取自己必读之书,这就需要具备读书的艺术。

首先要确定读哪些书。然后对确定要读的书进行分类,一般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具有浏览性质的书;另一类是需要通读的书;还有一类是要精读的书。正如“知识就是力量”的提出者培根所说:“有些书可以供人欣赏一下。有些书能够快速吞读。不多的几部书应当细细咀嚼消化。浏览的时候可以粗略一些,通读的时候要快一些。精读的时候要精益求精。这样就能在较短的时间里阅读非常多的书。”广泛了解最新科学文化信息,同时深入研究重要理论知识,这是一种较好的读书方法。读书时需做到两点:其一,读思结合,读书时要深入思考,不可浮光掠影、不求甚解;其二,读书不唯书,不读死书,如此才能学到真知。

3、做时间的主人,充分利用时间

大学期间,除了上课、睡觉以及参加集体活动之外,其余时间的机动性很大。科学地安排好这些时间对于成就学业是极为重要的。正如吴晗在《学习集》中所说:“将全部的空暇时间都掌握好并加以妥善利用,即便一天只学习一小时,一年也能积累 365 小时。把零散的时间汇聚起来,时间就被征服了。想要成就事业,就必须珍惜时间。”

首先,要对每日的作息时间进行安排。明确哪段时间做什么事情。在进行安排时,要依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用脑习惯,比如脑子处于最佳状态时做什么,脑子疲惫时又安排做什么。这样既能让脑子得到休息调整,又能够开展一些诸如文体活动等其他事情。一旦安排好了时间表,就必须严格按照其执行,千万不要拖延或者随意更改。要养成今日的事情今日完成的习惯,千万不要等到明天。因为“我生待明日,万事成磋砣”。

其次,要对零星时间加以珍惜。大学生活越是丰富多样,时间被分割得就越细致,这样零星时间也就越多。

华罗庚曾说:时间是由分秒累积而成的。善于利用那些零星的时间的人,才能够做出更大的成绩。英国数学家科尔,1903 年因攻克一道 200 年都无人能够攻破的数学难题而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他是利用近三年的星期天来完成这一壮举的。

4、完好知识结构,注意能力培养

美国生宝宝学习英语口语_大学生学习_大学生学习网

所谓合理的知识结构,其一,要有精深的专门知识;其二,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其三,要具有事业发展实际需要的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李政道博士曾说:“我是学物理的,不过我不单看物理书,还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书。我认为,在年轻的时候,多看看杂七杂八的书,头脑就能比较灵活。”大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一定要避免知识面过窄的单打一倾向。其二,层次性原则,即合理知识结构的建立,必须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在纵向联系中划分基础层次、中间层次和最高层次。如果没有基础层次,较高层次就会如同空中楼阁;而如果没有高层次,就无法显示出水平。

动态性原则方面,所追求的知识结构绝不能处于僵化状态,而必须是可以不断进行自我调节的动态结构。

这是为了适应科技发展和知识更新的需要,也是为了能够研究和探索新的课题与领域,同时还是为了应对职业和工作的变动等因素。如果不这样做,就跟不上飞速发展的时代步伐。

大学生要培养的能力范围很广,主要有自学能力,还有操作能力,以及研究能力,再有表达能力。同时包含组织能力,以及社交能力,以及查阅资料、选择参考书的能力,还有创造能力等等。

总之,这些能力是为将来在事业上能够奋飞而做准备的。高等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具备思考的本领,也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具备探索问题的本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

人们用大脑的思维能力和智慧来解决世上的全部问题,而不是依靠搬书本。总之,对于将来从事的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和素养,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自觉认真地去培养。

附:大学新生学习规划十七条

认真进行自我发展的设计,规划出属于自己的最适宜的学习生涯发展路线。

要意识到大学的学习和中学的学习是有差异的,尤其要从“应试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

制定出长期学习目标,适合自己并坚持运行;制定出中期学习目标,适合自己并坚持运行;制定出最近学习目标,适合自己并坚持运行;同时制定出具体计划,适合自己并坚持运行。

选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去探寻出属于个人的学习风格,以发挥出最大的学习效率。

5、主动进行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学习;

6、合理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特别是有效利用课余时间。

7、学习的内容不只局限于课本。更要联系实际。进行实践;

8、不仅仅是学习自己的专业。还要了解其他学科知识;

9、学会查阅资料。了解自己专业研究的最新进展;

10、抓住自己学习中的灵感,发挥创造性,想办法将它实现;

11、多向老师、同学请教学习经验、学习感受;

12、多參加学术交流活动。听专题报告、讲座;

13、正视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及时调整自己的消极心理;

14、培养和发现自己的学习兴趣,坚持学习自己喜欢的学科;

15、善于肯定自己的每一次进步和成功,寻找学习的成就感;

16、坦然面对考试,消除自己过于紧张和焦虑状态。

17、更广泛的学习,学习生活、学习交际、学习休闲、学习运动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en.bjhwtx.com/post/8654.html

标签:

博览广文网

博览广文网为所有文学爱好者、新闻爱好者、关注生活多方面内容的观众朋友提供多方位的内容呈现、提升阅读空间、填充碎片时间,开阔读者的视野、增长见识、了解民生、一个让您不出户尽知天下事的网站平台!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广文舒阅网—让天下读者有家可归!这里汇聚了各类优质文化信息,无论是全球热点、历史故事,还是实用百科、趣味探索,您都能轻松获取。我们希望用阅读点亮您的世界,让每一次浏览都充满收获和乐趣。
导航栏A标题
广文舒阅网
扫码关注
联系方式
全国服务热线:0755-88186625
Q Q:8705332
Email:admin@lanyu.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海雅缤纷国际大厦5层501
Copyright 深圳市蓝宇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0131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