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班仪式现场。
9 月 5 日至 14 日期间,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了第七期中青年摄影人才培养计划培训班。该培训班在福建省泉州市举行。有 50 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青年摄影人才参与其中,他们参加了为期 10 天的培训。
在新的起点上,担负起继续推动文化繁荣的使命;在新的起点上,担负起建设文化强国的使命;在新的起点上,担负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中国文联副主席以及中国摄协主席李舸参加了开班仪式,并进行了动员讲话。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还有福建省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以及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王来文出席了开班仪式。泉州市政协副主席、一级巡视员周真平也出席了开班仪式。泉州市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市文联主席、一级调研员夏丽清出席了开班仪式。此外,福建省泉州市摄协主席团成员等也出席了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厉夫波主持。
培训班现场
李舸在动员讲话里指出,人才对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以及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起着根本的保证作用。中国摄影家协会非常重视对中青年摄影人才的培养,举办此次中青年摄影人才培训班,这正是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并且学习践行国家领导人文化思想,尤其是国家领导人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着力培养造就高素质中青年摄影人才的实际做法。希望在本次培训中取得以下三个方面的成效:其一,能够提升政治站位,勇于担当神圣使命;其二,能够专注于艺术创作,把中国故事讲好;其三,能够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
周真平在致辞里讲道,泉州乃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泉州兼具“世遗之城”“奋斗之城”“国潮之城”“烟火之城”的特质,正努力建设“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倘若泉州那独有的历史人文风情与摄影相互邂逅,定然会激发出极为美妙的火花。期待中青年摄影师能深入泉州去探寻“半城烟火半城仙”的诗与远方;期待他们融入泉州,感受“千古风华千古情”的宋元中国;期待他们用真心去体验人间烟火;期待他们用慧眼去定格世遗魅力。
来自甘肃敦煌研究院的熊业腾代表学员在开班仪式上发言。
李舸授课现场
开班仪式结束后,李舸以《以新质生产力建构中国摄影融创美学》作为题目。他对摄影史的脉络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梳理,同时提炼出了闪耀其间的经典之作。他从具体的实例出发,着重强调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也强调了秉持开放包容以及坚持守正创新的重要意义,还阐述了艺术创作的实践路径。结合自己艺术创作的实践案例,提出了这样的思考:如何以现代技术手段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以及如何用新质生产力来建构中国摄影融创美学。
中国摄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陈瑾在结业仪式上进行总结讲话。她对培训班的收获予以肯定,并且提出了三点期许:其一,要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不能辜负时代所赋予的重托;其二,要提升创新意识,促使学习成果得以转化;其三,要加强交流互动,以促进共同发展。希望广大中青年摄影人不断提升思想政治觉悟,提升摄影专业素养。在工作中,要更加积极地履行职能,要更加有效地履行职能,从而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
刘礼宾授课现场
美术史博士刘礼宾是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的教授,也是博士生导师。他以《视觉模式与图像真实》为题目,以当下的游戏、动漫、AI作为切入点,带领学员从不同的视角重新观看中外美术史上名家的经典艺术作品,对观察模式进行解析,对对应的视觉语言模式进行解析,以及探讨在当下如何突破视觉禁锢,实现深入的传统转化。
任悦授课现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副教授任悦,以《摄影师之眼:探索观看的深度和广度》作为题目。她从理论的高度以及拍摄的案例开始,围绕着观看以及观看的方式展开讲述。通过这些讲述,为摄影创作指明了方向,并且提供了相应的方法论。
蔡萌授课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的美术学博士、研究员和教授蔡萌,同时也是中央美院形象艺术中心主任。在他的《创作策展》授课里,引入了创作策展这一概念。从当代艺术的方法论开始讲解,接着又通过实例进行讲解,从而系统地介绍了策展的定义、意义,以及策展人所需要具备的相关能力和思维方式。
李舜授课现场
青年艺术家李舜担任 2023 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评委。他以《我的时代格物——仅仅与摄影相关的摄影创作》为题目,在创作中提出对时代性、批判性、唯一性的探求以及对不同领域视觉创作者价值的诘问。
齐燕授课现场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的执行馆长齐燕,以《摄影节的演变与影响:从全球视野到地方融合——以在摸索中行进的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为例》作为题目,对摄影节的历史与发展进行了探讨,同时也探讨了摄影节对文化与社会的深远影响。
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曾静萍授课现场
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洪世健现场讲解
本次培训班内容丰富且特色鲜明,它从理论层面延伸到实践领域,带来了全新的理念。课程一方面包含政治思想理论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具备艺术素养方面的课程。有关于影像艺术、图像观看、图片编辑、艺术家的思考与表达、摄影节及艺术机构运维等各方面内容的课程,还有课程涉及创作策展等。同时,充分将泉州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之结合,安排了泉州非遗文化梨园戏的课程以及提线木偶表演的课程,让人们能够沉浸式观看,深切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深厚魅力。
学员论坛
培训班除了进行授课之外,还设置了学员论坛。一共举办了五场学员论坛,在这些论坛中,学员们依次进行个人作品的交流,分享自己的创作,交流创作经验。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 50 位学员,展现出了不同的观看视角和表达方式,充分地展示了影像作品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也拓展了观看的视野。
和课程同期开展的,有培训作业。学员们以小组为单位,全部参与其中。在课程安排较为密集的情况下,他们充分地进行交流沟通,并且在课余时间顺利地完成了融合了影像、手工书、短视频等各种形式的摄影作品。
小组作业展示
学员论坛环节贯穿培训全程,有效促进了学员之间的交流碰撞。小组作业环节也贯穿培训全程,促进了学员之间的互学互鉴。学员们在这两个环节中,能够学学相长。
教学实践
课程期间安排了教学实践,同时也安排了观展学习等丰富内容,目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大家取得丰富多元的收获。
参加本次中青年摄影人才培训班的学员,是通过公开报名并且经过择优录取才得以产生的,他们是中青年摄影群体中的优秀人才。参训学员觉得,在培训班学习的过程中,艺术视野得到了拓展,对摄影艺术的思维认知得到了提升,这为提升专业素养以及推动摄影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高校青年教师王翰林表示,青年摄影师们的作品风格各不相同。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对行业以及生活的深刻洞察,展示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同时,也展现了创作的多样性与创新精神。这些内容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创作方向,也让他看到了在摄影道路上不断探索的可能。
钱福圣在企业从业,他表示在这座兼具历史韵味和现代活力的世遗之城中,通过专家授课以及学员之间的交流,既拓展了对摄影的认识边界,又收获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提高了艺术修养,不仅拓宽了创作思路,还结下了珍贵的同学之情,可谓收获满满。
自由摄影师杜扬在课程小结里提到,本次培训班的课程内容很丰富。其中有摄影创作的实用技巧,还有对摄影理论的深入思考。并且全面呈现了摄影行业生态,这让他对摄影这一艺术形式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在拓宽创作思路和策展思路的同时,也激发了他对未来创作的思考。
辽宁的王旭分享道,50 名学员结合自身创作特点与优长,涵盖出版编辑等方面,分享题材多样、范围广且类型全,既有创作思路思考,又有摄影观念探讨,极大拓展了我们的视野与思路。
中国青年报的曲俊燕表示,泉州具备丰盛、缤纷且多元的特质,其历史底蕴深厚,文化相互交融。在这样一座城市中开展摄影学习与创作,所获得的体验是独一无二的。梨园戏、提线木偶戏这类非遗文化,当亲身去感受时,真的能感受到一种穿越千年的文化感染力。
中国美术馆的闫珉分享道,将学习到的知识在实践中进行检验,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对知识进行理解吸收,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把知识转化应用,同样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后续的影像创作之路上,会主动肩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更优地为时代写真,为人民造像,为历史留影。
培训班得到了福建省文联、福建省摄协、泉州市摄协的大力支持。
中国摄协举办了中青年摄影人才培养计划培训班,现已成功举办七期。此培训班共培养出 330 多名优秀的中青年摄影人才。它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摄影人,其中很多人已成为摄影界的中坚力量。该培训班对于激励广大中青年摄影人勇挑重担、继续奋斗以及推动摄影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培训班合影
文字:刘晓丽
摄影:潘登、张艺欣、刘世辉、傅歆晔、吴嘉晓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