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学论》经典语录摘抄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里,大家都免不了会接触到并且使用语录。语录指的是富有哲理且具有特殊意义的名人话语、网民言论以及因社会事件而产生的新词条。你见过的语录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教学论》的经典语录摘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对于国家的贡献,还有比教导青年和教育青年更好的吗?还有比教导青年和教育青年更伟大的吗?
格累哥利·那齐恩曾言道:教育人乃是艺术之中的艺术。因为在所有生物当中,人是最为复杂且最为神秘的。
追求伟大的事情将来永远是高贵的。
离别母亲的子宫时四肢已完全的人是很幸福的。而离别现世时灵魂纯洁清白的人,幸福更是千倍之多。
我们就是这样相应地在朝着我们的终极目标不断迈进。
6、人心的能量是无限所的,他在知觉方面像个无底的深渊。
7、爱好真理的人容易看到真理,寻求真理的人容易发现真理。
谁都不可能处于无法被驯服的极端状态,只要他愿意耐心地去聆听教导以及获取知识。
柏拉图说:人若受过真正的教育,那么他是个最温良的生物;人若受过真正的教育,那么他是个最神圣的生物;人若没有受过教育,或者受了错误的教育,那么他就是一个世间最难驾驭的家伙。
愚蠢的人需要接受教导,目的是让他们摆脱自身本性中的愚蠢,这一点毋庸置疑。而聪明人更需要接受教育,因为倘若一个充满活力的心理不从事有用的事情,那么它就会去从事那些无用的、稀奇的以及有害的事情。
一个活泼的心理若没有正经的事情可做,那么它就会被无益的思想所困扰,会被稀奇的思想所困扰,会被有害的思想所困扰,会自己毁掉自己。
即使死亡距离尚远,长寿有一定把握,品行的形成也需及早开始。因为人生不应只用于学习,而应更多地用于行动。
一切事物的本性是,在娇弱之时容易屈服,也容易形成。而当它长硬之后,就不容易再发生改变了。
14、年轻的儿童,用榜样总比用训条容易领导,容易管束。
15、心灵的要素包含三种能力,就是智性、意志和记忆。
一个人要为了自己的好处,既要有学问,又要有德行和虔信;要为了邻人的幸福,不仅要有德行,还要有学问和虔信;要为了上帝的荣耀,不单要有虔信,更要有学问和德行。
与智慧言谈不会带来苦楚;和它相处不会有忧愁,有的只是欢喜和快乐。“人生中没有比找到智慧更让人快乐的事情。”“一颗善良的心就如同一场永恒的宴会。”
在知识上有进展却在道德上没有进展的人,不是进步,而是退步。
一个人的整个生活都取决于儿童时期所受的教育。所以,只有人人的心在小的时候做好准备,能够去应对人生中的各种意外,否则任何机会都会被错过。
一个人所享受的生命,无论长短。这些生命都是足够的,能够供他为永生做准备。
有一句话表明:教导别人就等同于教导自己,这是正确的。因为一方面,时时进行复习能够将一件事实深刻地铭记在心灵之中;另一方面,“教”这一行为对于所教授的学科能够产生更为深入的理解。所以约阿希姆·福尔丁斯常说,要是任何事情他仅听到或读到一次,那在一个月内就会从他的记忆中消失;然而要是他把事情交给别人,那它就会成为他自身的一部分,就像他的手指一样,他不相信除了死亡之外,有什么事情能把他夺走。所以,当他劝告时,如果一个学生想要获得进步,他就应当把正在学习的学科每天去教给别人。即便需要雇来学生,也应该去教。他说:“你在某种限度内值得牺牲自己的身体安适,去获得一个愿意听你教导,也就是在你追求智性方面进步的时候来听你教导的人。”
一个人的心灵能够激励他人的心灵,一个人的记忆也能够激励他人的记忆。
我们的真正工作是进行智慧的学习。这种学习能够提升我们,让我们变得稳定,使我们的心灵变得高贵。我们将这种学习称作道德,称作虔信。有了它,我们就能高出一切造物之上,也能接近上帝本身。
主要的德行包含持重、节制以及坚忍于正直。应当教导孩子们在饮与食方面实行节制,在睡眠与起床方面实行节制,在工作与游戏方面实行节制,在谈话与缄默方面实行节制,并且在整个受教期间都要如此。有一条金科玉律“一切不可过度”,要让他们学会在各种情况下,能够在饱满之前就离开。坚忍应当通过自我克制来学习。
熟悉历史在一个人的教育中极为重要,它犹如终生的眼目。要留意,只应让勤劳努力且德行优良的学生进入大学。那些不实在的学生,只懂得在安逸和奢侈中挥霍他们的遗产与光阴,还给别人带来坏榜样,是不能被容忍的。如此一来,没有病毒,自然也就不会有传染,大家就能专心工作。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