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教育
市教育局要求学校开展一次专题安全教育。此次安全教育以消防安全为主题,以主题班会形式进行;以交通安全为主题,以专题讲座形式开展;以视频安全为主题,以主题演讲形式推进;以危险化学品安全为主题,以微视频形式呈现;以防溺水为主题,以动漫画形式展现;以防踩踏为主题,以特定形式展开;以防性侵为主题,以相应形式实施;以防网络沉迷为主题,以特定方式进行;以防校园欺凌为主题,以特定形式推进;以防暴力伤害为主题,以特定方式开展。
应急演练
市教育局要求学校在本周进行一次全校范围的应急演练。此次演练针对地震、火灾以及其他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等情况。
避险节目
市教育局称,教育部与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一同制作了“知危险会避险”交通安全体验课,此节目已于 28 日播出,学生家长能够通过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微博等途径进行回看;另外,教育部和湖南卫视共同制作的安全教育日特别节目,将会在今天 17 点 56 分至 18 点 30 分于湖南卫视播出。
国安教育
市教育局根据《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有关要求进行部署,要求学校利用学校社团、微信、广播站、宣传栏等平台,组织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国家安全教育活动。
海报宣传
市教育局要求学校通过张贴海报标语这种方式来做好安全宣传,同时也要求学校通过印发科普读物这种方式来做好安全宣传。
今天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你是否做到了“五个一”呢?
1996 年开始,我国规定每年 3 月份的最后一周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设立这一制度的目的是全面且深入地推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大力减少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概率,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从今天开始到4月2日,还是福建省学校安全教育周。
市教育局昨日表明,在今年的安全教育日以及安全教育周期间,要开展“五个一”形式的安全宣传活动。具体包括进行一次专题教育,开展一次应急演练,推出一次避险节目,进行一次国安教育,开展一次海报宣传。
市教育局发布近期学生安全防护要点
交通安全
本组漫画/黄嵘
走路要注意安全。在道路上行走时,应当走人行道。如果没有人行道,那就靠马路右侧行走。
不得在马路上或公共场所游戏、追逐打闹。
横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首先要看左边是否有来车,接着要看右边是否有来车。当遇到车来的时候,不要着急穿过马路去和机动车争抢道路,而要主动停下,让车先行。
不能骑车带人。
当从车辆后面横穿马路时,对方车辆会有视野盲区。所以要先进行观察,在确认安全之后再通行。
要与其他车辆拉开距离,尤其是大货车和渣土车等。宁可多等待三分钟,也不要争抢那三秒钟!
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及共享单车,不坐副驾驶座位。
未满16周岁不驾驶电动自行车。
消防安全
火势过大无法控制,该怎么办?
及时拨打119。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匍匐逃离现场。
逃离的时候切记不要乘坐电梯。
身体和皮肤受到火灾伤害,该怎么办?
避免用手直接拍打,要保护好双手和面部。
有创面的地方,采用流动清水冲洗大约半小时。
当有大量烟雾被吸入呼吸道时,要保持镇定。不要因为情绪激动而使耗氧量增加,不然就会产生缺氧的危险。
防校园欺凌
遭遇校园欺凌时,怎么办?
保持镇定。
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上学和放学路上要尽量结伴而行,避免单独一人行走。
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如遇危险情况一定要以自身安全为先。
同学之间要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如果遇到矛盾,能够寻求家长或者老师的帮助。
遭遇恐吓后要及时报告。无论是何种恐吓情况,都务必及时向老师或者家长进行报告。
当你看到别的同学被欺负时,你要向老师报告。不能因为害怕被报复,就选择默不作声。
防溺水
昨天我市的炎热天气,使得市教育局再次强调了防溺水教育。
孩子溺水高危地点有哪些?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伤害防控与心理健康室主任段蕾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溺水发生的高危地点方面存在差异。4 岁以下儿童的溺水高发地点主要是家中的蓄水容器,像室内的脸盆、水缸以及浴盆等。而 5 至 9 岁的儿童,其溺水高发地点可能会涉及户外,例如水渠、池塘和水库等。10 岁以上的儿童活动范围较为广阔,主要集中在池塘、湖泊以及江河等地方。同时,有一些管理不够规范的泳池以及戏水场所,这些地方也是儿童容易发生溺水的高发地点。
预防孩子溺水,家长该怎么做?
段蕾蕾一直着重强调“有效看护”。她指出,预防儿童溺水的首要举措就是要时刻进行有效看护。她觉得,有效看护的核心有三点,分别是要做到专心,要做到不间断,要做到近距离,这些是必须要记住的。当儿童处于水中或水周围时,无论是在泳池、澡盆还是开放性浴场中,家长都需专心看护儿童,不能分心去做诸如看书、玩手机、接电话、与他人聊天等事情。惨痛的案例有很多,因为溺水的发生过程很快,且随时都可能发生。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结果通常是非常严重甚至会致命的。因此,近距离强调的重点在于家长必须与孩子保持在一臂的距离范围内。这样一来,在面临危险时,家长才能够及时地采取相应的行动和进行施救。
此外,儿童的看护必须由成年人来进行,不能交给未成年人。若有多人一同看护或陪伴儿童,看护人之间一定要明确指定由谁负责谁,不然可能会出现大家都以为别人在看护,而实际上却无人负责的状况。
【2021任务】
继续创建 平安校园
上周的安全工作会议部署了今年学校安全工作任务。
市教育局副局长郑朝南表明,2021 年处于平安校园创建的关键时期。到目前为止,我市有 972 所学校完成了“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其完成率为 68.9%。在 2022 年底之前,我们必须要让全市至少 95%的学校达到新一轮“平安校园”的等级标准。
他称,厦门所面临的挑战在于需提升民办校以及薄弱校的安全管理水平。今年学校安全工作的亮点具体如下:
严格落实中小学每学年12课时安全教育课程。
要在校园的显眼位置将防欺凌电话进行公布,在较为偏僻的位置设置校长的防欺凌信箱,把防性侵强制报告制度予以落实。
落实日常的排查报告制度,并且要配合相关部门,对性侵学生幼童等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消防安全教育应注重实践,高中学校需全面推进“灭火器我会用”行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实际使用灭火器,以此来正确掌握使用方法。
开展针对校车的专项整治,防止非法运载学生上下学的行为;开展针对学生骑乘电动自行车的专项整治,防止非法运载学生上下学的行为。
【2020成绩】
学校安全综治考评 厦门再获全省第一
我市去年的学校安全工作在 2021 年全市学校安全工作会议上被总结。该会议上周举行,不仅我市继续在全省位列第一,而且相关经验还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
全市每年都会召开一次学校安全工作会议,其目的在于对过去一年的学校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对新一年的学校安全工作任务进行部署。
去年,在全省学校安全综治考评方面,市教育局连续第三年获得全省第一名。市教育局的局长郭献文在会议上深有感触地表示,我们是以一种如同踩在薄冰上般谨慎的工作心态,扛起了安全工作的主体责任以及监管责任。
亮点
校舍安全隐患全部排除
去年,全市教育系统组建了 8092 个排查整治组。这些排查整治组对全市 1429 所学校开展了全覆盖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在排查过程中,共发现了 2042 个大小不一的隐患。这些隐患全部得到了整改完成。存在隐患的校舍也全部被妥善处置。
在全省率先完成三个百分百
去年,全市的中小学幼儿园,不论是公办的还是民办的,都全面地落实了教育部和公安部“三个百分百”的要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完成了专职安保人员的百分百配备,建成了一键式报警系统的百分百建成,实行了校园封闭式管理的百分百实行。
“微治理”四做法在全国推广
去年,厦门市校园“微治理”有四个做法获中央政法委肯定并在全国推广。其中一个做法是课后延时服务,另一个做法是午餐工程,还有一个做法是校园体育设施开放,最后一个做法是校园周边治理。
数据
2栋
2020 年,厦门开展了校舍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以及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在这次行动中,经过鉴定共发现了 2 栋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房屋(D 级),并且已经完成了拆除工作。同时,通过排查还发现了 73 栋存在一般安全隐患的房屋,对于这些房屋全部都落实了处置措施,从而消除了不安全的问题和苗头。
100%覆盖
去年,厦门的学校全面开展了应对疫情和反恐处突的演练。在演练中模拟了在不服从管理以及遭遇恐袭等突发状况下的学校保安反恐应急演练。
此外,厦门在校园及周边加强了技防物防设施的建设。做到了重要部位以及易发案部位都有公共视频进行全覆盖,同时防冲撞设施的配备也实现了全覆盖。
1012个
去年,厦门在防溺水工作方面全力以赴。它与街道、社区、公安等部门进行沟通配合。对学校周边 1 公里内水深 1 米以上的水域、河流、水库、池塘或沟渠等进行了排查。全市排查出临海水域 7 处、水库 56 处、湖泊 182 处、池塘 382 处、沟渠 73 处。还设置了 1012 个安全警示牌和 212 个防护栏杆。同时协调化解了校园周边的交通安全隐患。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