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1 月 1 日开始,福州的长途卧铺客车全部退出了客运市场。从这之后,要是想乘坐卧铺车出行,就只能在火车上找到。这一消息公布后,引发了一代人的回忆。
承载
一代人的回忆
那年你坐着它去过哪?
几千公里的旅程
几十个小时的疲惫
百态的人生在拥挤的车厢中
演绎着一幕一幕的真实生活
关于卧铺客车
听听他们怎么说……
福州卧铺客车28年
总归是有感情的
@驾驶福州最后一批卧铺客车的王师傅:
福州汽车北站从 1990 年起就开始运营卧铺客车。起初,连扶手和躺椅都是木头材质的。之后才逐渐配备了洗手间、照明设施、电源以及空调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客车变得越来越安全、美观。今年的元旦假期,是我印象中工作时间最长且最辛苦的一次。然而,当看到旅客安全回家时,我们内心还是感到很高兴。
@运营福州—南宁线路的赵师傅:
坦率地说,坐豪华座位车会让人感觉更舒适。然而,任何东西用久了都会产生感情,卧铺客车就如同我们的老朋友一般,让人有些难以割舍。虽然旅途较为辛苦,但是车上有三名司机轮流驾驶,大家有说有笑,时间也就很快地过去了。
@一位50多岁的旅客张先生:
卧铺客车陪伴了我们二十几个春运。可以说,若未曾体验过卧铺客车,那就不能算坐过长途汽车。
长途二层卧铺客车内
打发时间最好的方式
听歌、看风景、和陌生人聊天……
@知乎匿名网友:
那年,我乘坐的卧铺巴士并非正规的宇通汽车卧铺。从北京前往家乡,那辆客车不大,却设有三排上下铺。下铺是在车厢地面铺上了毛毯,乘客只有在车门处脱掉鞋子后才能够走进去。
天黑了,大灯在车身前亮起。这大灯晃得车厢内光影杂乱。在那很高的鼾声的掩护下,我跨坐在窄窄的床板上,随着车一起摇晃着,小声地唱歌。我偶尔会对后面的车做鬼脸。我觉得非常快乐。第二天到家后,一进门就狠狠地洗了个澡,然后倒在床上昏睡了很久很久。
可以说这是一段难能可贵且独特的人生经历。因为过去的那些经历不会再次重来,而且或许以后再也不会乘坐这样的车了。但要说它有多有意思呢,确实也没什么特别的意思,然而总还是要找出一些趣味来,就像这人生中大大小小的所有旅途一样。
@正在学习中:
我在小学五年级时第一次坐了双层卧铺车。那次是从湖北去海南。坐长途卧铺车的体验并不好。因为长时间待在车上,肾的负担比较重。但对我而言,这让我见识到了广阔世界的一角,让我体会到了行万里路的美好。当然,这只是仅有的一次经历。
@老虎:
初一时,有一人从浙江台州前往北京。大概花费了 15 个小时。那床又小又硬,根本无法翻身。上下铺之间距离很近,个子高的人坐在那里或许都会碰到上面。
同车的大多是农民工,他们人都很不错。看到我是个小孩子,都会来帮我。记得旁边的阿姨一直很热心地帮我,还和我聊天。正是因为她,我才没有那么害怕。
@两个九:
那个时候,车厢里比较无聊。有的乘客开始用山寨手机听音乐,还有的乘客开始聊天。更多的人则盯着天花板以及窗外那稍纵即逝的风景,一直都不说话。在 17 英寸的车载电视中,《碟中谍 4》正热热闹闹地在播放。
价格低、转车方便、舒适……
是我选择它的原因
@毛太驴:
订飞机票对收入普遍不高的农民工兄弟来说是一笔巨大支出。这样看来,双层卧铺大巴似乎成了最好的选择。
@我是一张纸:
很早以前,有一次是乘坐卧铺前往青岛。卧铺车是横排三排的,每两排之间有一条过道。有上下铺位,一辆车横着一排能够睡六个人,空间不大,头枕的是别人的脚,这就导致脖子部位会高一些,而脚的上方是鞋柜。它和火车类似,但比火车稍微要舒服一些。
臭袜子、烟味、汗味……
小小车厢里的百味人生
@菜菜瞄Cc:
高中时去云南游玩,在途中到一个景点转车时坐了双层卧铺。我得说,那味道实在太糟糕了。有一股浓浓的脚丫子味,还夹杂着其他说不清楚的味道,让我有些难以接受。过道十分拥挤,车内的空气也不太流通,整体感觉特别闷。
@刘聪:
在扬州已经打拼了七年。每次回家,我都会乘坐扬州到某一场的卧铺车。当人多的时候,车厢里弥漫着汗臭味和脚臭味,感觉非常闷热。
@老松树:
第一次乘坐双层巴士,那种难受的感觉难以言表。烟味、脚臭味以及各种零食的味道混合在一起,让人闻了之后胃里直翻腾。长时间乘坐这种巴士是比较难受的,主要原因是很难入睡。大学之后就再也没有坐过这种车了。
@乘客黄先生:
我时常在北上广深之间来回奔波。乘坐普通车的话,需要花费二十多个小时,这让人感觉很疲惫。而乘坐卧铺客车,只需睡上一觉就能到达目的地。确实,躺着的状态比坐着要舒服很多。然而,每到夏天,长途卧铺客车内部的气味非常难闻,让人难以忍耐。
想睡又不敢睡
安全问题成了最大的心病
@海晓静:
那时候坐车,没有手机,没有电脑,也没有 MP3。卧铺汽车不像火车那般平衡,看书时会头晕眼花。只能静静地望着窗外。到了夜晚,车厢是漆黑的,外面也是漆黑一片,茫茫荒野以及偶尔的灯火让我深深着迷。只听得见汽车的轰鸣声,还有男人们打呼的声音,感觉周围一下子变得很纯净。
我们坐的那趟车一直在赶路,夜晚都在赶路。那时没有凌晨两点到五点强制休息的规定,而双层卧铺存在的安全隐患就成为了最大的问题。
@鲁中晨报记者:
我出门时,家人提醒我不要睡得太沉。一方面是为了财物的安全,另一方面是为了自身的安全。因为双层卧铺客车事故频繁发生,所以车上的乘客们都不敢熟睡。有的乘客在聊天,有的在玩手机,还有的甚至设定闹钟,每隔半小时响一次。
@司机马师傅:
我们通常每隔三四个小时换一次班。除了休息之外,其他方式都不是很有效。有的通过抽烟来提神,有的借助喝茶来提神,而我自己则是通过听歌来提神。实际上我抽烟的次数很少,偶尔才抽一根,但实际上这并不能持续很长时间。所以必须要休息,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一车人的生命负责。
那一段“车轮上的岁月”
邂逅了最重要的人
@广元到温州的客运司机余义海:
有一个家乡姑娘到温州打工。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她坐了 3 次我的车。每次我都把她送到广元,之后我再开着自家的车,以顺路为名义,把她送到乡下的家门口。到了第三个月,她成为了我的老婆。
后来我们在广元买了房子,她也不出来打工了。”
回顾
卧铺客车的前世今生
从无到有,从盛到衰
横空出世
上世纪八十年代,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猛。劳动力大量向经济发达地区输出。人口流动数量众多。人口流动还在持续增加。那时的铁路运力已难以满足高强度人口流动的需求。
在长途旅行期间,乘客遭遇了乘坐疲劳的状况。而当时的国产客车无法迅速借助关键设备来减轻乘客的疲劳。正因如此,长途卧铺客车便应运而生。
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卧铺客车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在一些地区,它甚至成为当地老百姓长距离出行所能依赖的唯一方式。
逐渐衰败
随着交通水平不断发展,卧铺客车逐渐无法满足我们对舒适性更高的需求。同时,铁路提速以及航空降价,在一些中长途线路上,公路客运的优势相较于原先已不再那么明显,取而代之的是高铁和动车。
与此同时,公路客运处于发展态势。我国高等级公路里程在持续增加,客车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车辆状况也越来越好。这使得线路运营时间得以缩短,卧铺客车的目标市场持续萎缩。政策发生变化,对卧铺客车造成了一些冲击,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市场的下滑态势。
卧铺客车退出的关键在于存在安全隐患。车厢内易燃品较多,逃生通道狭窄,整车重心较高,这些因素导致安全隐患较多且事故率较高。
卧铺客车的安全性之外,其舒适性让人担忧,环境也让人堪忧。空间狭小,再加上环境密闭,在里面睡上一天,估计会很难受。
2012 年,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印发通知。福建省公安厅也印发通知。福建省安监局同样印发通知。这三个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规定,在 5 年内要逐步淘汰全省现有的 1116 辆卧铺客车。
到了 2018 年,如今的福州市,卧铺客车已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被全面替代
如今,卧铺客车已被全面取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型的豪华座位“代卧车”。这种“代卧车”配备了更舒适的航空式座椅,其倾斜角度最高可达 140 度,便于进行长途旅行。
这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卧铺客车已步入衰退阶段。这些年,卧铺客车见证了中国道路运输业的发展历程,它是中国道路运输业重要的参与者和代表者。谁都不会抹杀它对满足人们舒适出行需求所做出的贡献。
现在的我们,能够享受到这样的品质生活:1000 公里以上就选择坐飞机;300 公里以上则坐高铁动车;30 公里以上乘坐大巴;10 公里以上搭乘小车;5 公里以内骑电动;1 公里以上骑共享单车。
就算是这样,还是有许多人会时不时地想起那段因“贫”而引发的卧铺客车出行的时光。虽然它已经永远地离去了,但我们依然对在漫长路途中共同消磨时光的“枕边人”心怀感激;依然对为我们的安全负责的司机大哥心怀感激;依然对那段或喜或悲的人生经历心怀感激。正是因为有了它,我们才会越发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你坐过卧铺客车吗?
你和卧铺客车之间有什么故事呢?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