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养生一箭双雕
汤泉池处在商城县西南 20 公里的雷山脚下。它是一处风光很秀丽的温泉区。这里共有 8 个泉眼。泉水中含有硫、硫化氢、锶、钡等多种矿物质。水质优良。具有奇妙的治疗作用。
汤泉池风景区是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的组成部分,是河南省知名的温泉疗养与山岳风景区。它处在河南省商城县西南 15 公里处的鲢鱼山水库上游西岸,位于大别山腹地金刚台脚下,归汤泉池管理处管辖。此风景区以温泉水的医疗功效而闻名。其地理坐标为东经 115°18—22′,北纬 31°40—43'。
汤泉池风景区的面积为 5 平方公里,这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的特点是温暖湿润。在这个区域内,山、水、泉、石、林、寨都各有其独特的特色。这里有大小山峰 20 余座,其中最为险秀的山峰有大雷山、孤山寨、黄陂寨等。
大雷山最为著名的当属“飞来石”。它仿佛是从天外飞来一般,突兀地耸立在山腹之中。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尊镇守此山的“雷神”。
孤山寨也叫姑嫂寨。相传古代有姑嫂二人在此占据山头成为大王。现在山顶处遗留有寨墙遗址,其方圆 200 多米。山腰有一个“毛狗洞”,相传是山寨的仓库。因为洞口狭窄,洞内黑暗且幽深,所以现在没人敢进去。此外,还有龟盖石、乌龙寺遗址、林间幽径等许多景点散布在整个风景区。大小山峰交错,高低不齐。山间溪流密布,流水潺潺。野花绚烂,林木高耸入云,怪石屹立。还有温泉四处涌出。并且建有神水阎、李贽亭等人文景观,也开发了石人、瀑布、石船、仙人洞等自然景点。现已成为河南著名的温泉疗养区和山水旅游区。现已建成22家疗养院所,10余处景点景观。孤山寨间。
黄陂寨的峰顶上遗留着城墙,且规模较大。城墙上下共有三层。相传是元末义军余少保所修筑的。这里山势陡峭,怪石林立。有“石人”和“石龟”等。还有汤泉池这一著名景点。
汤泉池神水阁
汤泉池神水阁处在汤泉池管理处境内的汤泉池河下游的湖心岛上。它因彰显温泉有“神水”之称而被取名为“神水阁”。湖心岛是一个椭圆形山丘,四周被鲇鱼山水库环绕,孤然耸立在汤泉池河中。岛上林木茂盛,能闻到花香,听到鸟语,环境十分怡人。神水阁坐落于湖心岛正中央的山顶上,从山的东西两侧各有一条 80 余步的台阶,可以从山下直达山顶。阁楼的占地面积是 200 平方米,楼高达到 22 米。它上下共有两层,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构造的斗拱飞檐式仿古建筑。整个阁楼由 14 根直径 50 厘米的园柱来支撑。下层是休息室,其形状略呈“吕”字形,南北方向布置。室内设置了茶座,供游人可以在此小憩并品茗。四周有迥廊,还有台阶和栏杆进行围护。它们同蓝天白云一起倒映在水中。补水阁实在是一个赏月、观景、纳凉的极佳境界。
神水阁景区的面积有千余平方米。它与汤泉池温泉疗养区是隔河相对的,那条河的宽度达到 300 余米。乘坐游船的话,5 分钟就能够到达。河面上游船快艇非常多,进出都极为便利。神水阁是山当年黄鹤楼的工程师设计并建造的。1985 年开始动工,历经 2 年才建成。它基础坚固,楼体壮观。阁楼建成后,在四周山体上种植了桂花、红李树、月季、翠竹等植物,修筑了林荫小道,安置了石桌石凳,对山林进行了保护以及绿化美化。如今,神水阁已成为游客到汤泉池后的一个必定会游玩的景点。
唐朝李吉甫所著《元和郡县图志》中称此地为“温汤”;明嘉靖《商城县志》有记载,称“温泉在西南三十公里处,自石缝中流出,颜色呈绿色,热度如同热水,人沐浴其中可治疗疥癞”。乡民依着温泉聚居形成了“汤坑店市”,并且在雷山修建了“净梵寺”,在灌河之上修建了“汤坑桥”。清乾隆 25 年,也就是公元 1760 年,乾隆皇帝游览了汤泉池。他用御笔题写了“汤坑”二字,并立碑来记录此事。在清嘉庆年间,官府在汤泉池此地创办了“温泉书院”。之后又修建了官池、男池、女池、洗衣池以及温水井。历史上,有很多文人雅士和迁客骚人都曾慕名前来。明代的大思想家、文学家李贽以及清代的邑人王佑等,都曾来到泉边赋诗。他们写下了“洗心千涧水,濯足温泉宫”以及“雷山暗脉通温泉,浑似华清别有天”等著名的诗篇。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