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几位社区工作者向我倾诉:他们干了快十年,真有些难以坚持了,因为各种加班而身心俱疲;他们每天忙得不可开交,老公孩子都顾不上,老人也照顾不了,家里人有很多意见,真是非常无奈;他们觉得加班也就罢了,关键是很多加班都是没有意义的事情;他们渴望在八小时以外,能把时间还给他们这些社区人。说实话,我能理解他们的苦衷。因为在我身边,有好几个朋友和亲属都有过类似的感受。
平时需要加班,周末要值班,假节日还得轮班,这些对社区工作者来说很常见。他们有时得提前到岗上班,有时下班不能按时回家。休息时会被随时调遣,手机要 24 小时开机待命。忙的时候要起早贪黑,遇到急活不分昼夜。平常的休息无法保证,正常休假有时也难以实现。尤其是那些社区书记、主任们,情况更是艰难。
社区工作者处于基层最“前线”,他们时刻都在为群众服务并且与居民打交道。在“八小时以外”,他们免不了要应急处理一些邻里纠纷,也少不了需要帮助一些有急盼愁难的人。加一点班是理所应当的,这也无可厚非,大家对此不会有怨言。但有时很多加班是为了应对各种繁多的检查排查调查,要统计一些并非重要的内容让“表哥表姐”去做,还要汇总一些反复索要的数据信息,去迎合那些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实际上很多都是在做无用功,确实是费力却得不到好结果,而且让人累得受不了。这些情况,社区工作者虽不言语,但内心却充满厌恶。
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如果经常处于“八小时以外”的状态,这对大家的身心是不利的。同时,也不利于高效工作。甚至有时还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不要忘记,社区工作者也是普通人。他们除了要做好本职工作之外,还拥有家庭、家人以及家务。例如,有的社区工作者需要照顾老人,有的需要养育子女,有的需要相亲恋爱,有的需要走亲串友,有的需要学习进步等等。总之,过多地占用大家“八小时以外”的时间,从情感和道理上来说都说不过去,从法律角度来看也说不过去。
总书记坚决反对给基层增加负担。他强调要让基层干部从那些繁琐的礼节、众多的文件和会议、频繁的迎来送往中摆脱出来。一些基层干部常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填写各种表格,并且经常加班加点。这种情况必须要得到改变。
近年来,中央多次强调要给社区减负解压。然而,有的地方只是口头说说,没有实际行动;有的地方情况没有改变,依旧如旧;有的地方减少了牌子,但工作量并未减少;减负只是停留在文件层面,有名无实;有的地方甚至是负担越减越多,社区工作者有苦却难以诉说,也承受不了这样的重负。
真心期望各级要把总书记和党中央“为基层减负”的精神切实落到实处。要设身处地地体悟社区工作者的繁艰与难处。要多给予他们一些关心关爱。要多给予他们一些政策优待。要减少一些形式主义。要减少一些无用加班。要切实把“八小时以外”的时间归还给他们。让他们能够卸下包袱,轻装上阵。让他们能够劳逸结合,内外兼顾。让他们以更充沛的精力和更好的状态投入到为居民服务之中去。让“最后一公里”变成“最美一公里”。
(欢迎各社区投稿,加微信)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