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八方信息/正文
华安县启丰楼活化施工完成,即将变身先锋土楼书店,探索福建土楼新活法

 2025年03月02日  阅读 12

摘要:华安县启丰楼基本完成活化施工,将被打造成“先锋土楼书店”。核心提示福建土楼,这种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的建筑,广泛分布在闽西和闽南地区,它是具有历史、文化以及艺术价值的世界遗产。在我省,除了那些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300余座土楼...

华安县启丰楼基本完成活化施工,将被打造成“先锋土楼书店”。

核心提示

福建土楼,这种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的建筑,广泛分布在闽西和闽南地区,它是具有历史、文化以及艺术价值的世界遗产。在我省,除了那些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 300 余座土楼之外,还有 3000 多座既非世遗又非“文保”的土楼。随着社会发生变迁,当居住的价值逐渐消逝,这些土楼该去往何处呢?

在各种形状不同的土楼里,去寻觅守护发展的那种“方圆”之理。在漳州,把 7 座具有代表性的土楼当作试点,一场关于老土楼的新的“活”法的探索,正在开始。

2 月 27 日东南网报道,福建日报记者陈旻、张颖撰写文字,林熙拍摄图片。

乡土建筑“焕新”

九龙江畔的“中国式解答”

正月初十,记者抵达漳州平和县五寨乡寨河村。在那里,正好赶上了一场十分红火的当代平和窑陶瓷展。

五寨乡是古代平和窑的主窑区之一,1602 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海上捕获“克拉克号”葡萄牙商船,船上有大量中国青花瓷器,欧洲人将这种瓷器命名为克拉克瓷,其原产地为漳州平和,五寨乡因克拉克瓷而闻名。

展览的地点在当地有名的寨河旧楼遗址。这座土楼外圆内方。它见证过克拉克瓷的辉煌。它在时间流逝和风雨侵袭中破败荒废。

今天,它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眼前。旧楼中心有方形楼心,斑驳的墙体静静矗立着。暗黄的生土中混杂着瓷片,折射出厚重而温暖的光芒。方形的外环楼,四角被抹平,部分留着被风雨侵袭的裂口,部分加上了新建的悬挑式钢木结构。屋面采用新瓦和旧瓦相混合,呈现出新旧交融的美丽。活化后的空间,将成为克拉克瓷的展示馆、五寨窑文化的研学馆。

此刻,它的模型在 70 多公里以外的福建(漳州)土楼活化利用展示馆里。它正迎来一拨又一拨的参观者。

展出的还有 6 个土楼模型,有的是方形,有的是圆形,它们的“真身”分布在漳州南靖、华安、平和三县的青山绿水之中。去年 11 月底,展示馆正式开馆,将这 7 座非世遗土楼的活化利用设计集中进行展示。

一年多前,在距离漳州有 9300 多公里之遥的巴黎。“福建土楼 活化利用”专题展览作为中法建交 60 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在法国国家建筑博物馆举办。中国建筑首次在法国国家建筑博物馆进行展出。这 7 个模型,与展厅窗外不远处的埃菲尔铁塔相互对望,共同展现美好。

如何让传统乡土建筑焕发出新的面貌呢?如何为传统乡土建筑赋予新的时代价值呢?这些都是世界级的课题。

中国民居建筑大师黄汉民带领的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团队,从九龙江畔出发;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著名青年建筑设计师徐甜甜领衔的北京 DNA 建筑事务所,从塞纳河畔而来。他们携手用这场传统建筑的活化之旅,给出了“中国式解答”。

2023 年,北京 DNA 建筑事务所的《福建土楼活化利用》设计方案。该方案在意大利威尼斯豪瑞()可持续建筑大奖赛中。荣获了亚洲地区唯一的金奖。

2021 年双方开始“牵手”。长期致力于乡土建筑活化利用工作的徐甜甜回到了故乡福建,她与黄汉民彼此心意相通,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她表示土楼是自己见过的最美的建筑及结构之一。来到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塔下村后,第一次站在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土楼面前,她深感震撼。原本是为了生存而建造的这一建筑,曾经有数百人在这里集体居住,共同抵御外敌,而且其建筑制式精简且平均。她认为正因为其设计极简,达到极致的功能化,所以才极美。

美食特色法国有什么_法国美食文化_法国特色美食有哪些

她认为,随着岁月不断更迭。土楼所代表的那种共同生活的形态在逐渐变化,共同劳作的形态也在逐渐变化,共同御敌的形态同样在逐渐变化。然而,土楼的文化价值并未减退。

福建土楼通过榫卯木结构以及夯土墙等传统方式来进行建造,具备非常强的生态环保特性。对现存土楼进行活化利用,能够降低碳排放,促使建筑领域实现节能降碳,在如今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她觉得,对土楼这类地方文化特色进行保护,还可以有力地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此时的漳州格外需要这场“实验”。漳州拥有多座世遗土楼,同时也有许多文保土楼以及非文保土楼。在“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要求之下,迫切需要去寻找土楼活化利用的思路。

前期进行了资料收集整理,现存建筑环境进行了倾斜摄影,建筑内部进行了激光点云扫描,并且多次进行了现场踏勘。联合团队共同选取了华安县沙建镇的昇平楼、新圩镇的启丰楼,南靖县璞山村的翠美楼、进士楼、诗德楼,平和县坂仔镇土楼群的宾阳楼、五寨乡的寨河旧楼等 7 座土楼,开始了活化利用的探索。

传统民居对地域、人文、自然作出了积极的回应,它具有唯一性,是值得珍惜的。只有保护好传统民居与聚落,才能够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价值。黄汉民表示,希望这个项目能够为现存的上千座土楼提供活化利用的参考,从而助力乡村振兴。

“针灸式”微改造

开启居住新体验

南靖县拥有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怀远楼、和贵楼等著名土楼,这里不乏游客。然而在景区中,仍有不少土楼住着居民。团队挑选了梅林镇璞山村中的翠美楼、进士楼、火烧楼这三座形态各异的土楼,对它们进行活化改造。

进士楼是一座四层的方形土楼,它规模宏大。外墙以及内部结构保存得较为完整。每层有 30 间房。目前仍有 10 多户人家居住在其中。

中午的时候,一楼厨房的高压锅在噗噗地作响。蒸汽袅袅升起,给那敞亮的院子增添了一丝饭香。

两年前,此地犹如一个大杂院。黄汉民向记者讲述道:“居民在那内院搭建起厨房,还搭建起厕所,甚至还搭建起酿酒作坊,这当中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对于有居民的土楼活化,项目遵循徐甜甜提出的“针灸理论”,以“微介入”方式进行。在尊重并延续原有的建筑技术和空间布局的同时,保留历史痕迹和生活记忆,以此来提升居民的居住舒适度。并且更新公共功能,使居民能够充分使用这些传统建筑。

我们拆除了内院的违建。之后扩大了底层的环廊。为每户居民增设了敞开式厨房。这样增加了一楼的使用面积。也消除了火灾隐患。黄汉民说,与此同时,各层楼还增加了应急照明、报警、疏散指示、管线桥架、消火栓等设施,使得居住更加安全舒适。

楼层中无人居住的闲置区域,被改造成了阅读室等公共空间,从而带来了新的体验。

正月里,有一座挂满红灯笼的四层圆形土楼,它叫翠美楼,格外“出片”,并且游客络绎不绝。一楼的公共空间业态丰富,有传统小吃,有米酒,还有茶歇区。

翠美楼曾经内部空间杂乱无章,其屋顶残破,连廊也残破,还有多处楼板缺失,梁柱更是东倒西歪,与进士楼的情况类似。

拆除内庭院的私搭乱建之后,我们把一楼的外廊拓宽,将其用作厨房,这样就扩大了底层的功能性空间。黄汉民表示,二、三、四层补全了披檐和隔断,对于原先没有楼板的位置进行了适当保留,从而形成了通高两层的连通空间。在满足居住需求的同时,还留出了供楼民休憩阅读的公共空间。

简姓人家世代居住在进士楼,他们是当地的米酒作坊主。这一代传人简清碧坐在一楼,一边卖酒一边泡茶。她开心地表示:“活化改造之后,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好了很多,人气也逐渐旺起来了,产品的销路也更好了。”

探索“土楼+”

期盼未来“维新”之旅

法国美食文化_美食特色法国有什么_法国特色美食有哪些

“火烧楼”在璞山村中,正对着世遗和贵楼。它原本叫“诗德楼”,是一座方形土楼,在清乾隆年间建成。

明清时期曾几次被烧毁,之后仅剩下半栋方楼以及暗红色的几道残墙,当地人称其为“火墙”。在蓝天下,红褐色的残垣断壁展现出极为强烈的视觉震撼,一群江苏的游客正在墙边进行打卡拍照。

“火烧楼”正在进行修缮,不久之后它将被活化,成为夯土技艺文化的展示体验空间。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天宇工程设计所的文保设计师刘建军表示,楼顶将会增加一个新的观景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远眺和贵楼,并且能够鸟瞰整个村落的景观。

圆形土楼启丰楼已有 225 年历史,位于华安县新圩镇黄枣村。最多时曾有 400 多名饶氏族人在此居住。启丰楼见证了“北溪饶氏”的历史,也见证了九龙江航运的沧桑变化。此前它空置了 30 多年,立面和屋顶部分坍塌,被荒烟蔓草所掩藏。

去年,启丰楼的活化施工基本完成了。它已经举办过水岸集市,还举办过美食嘉年华等乡村旅游节。这些活动为畲族山村带来了别样的活力。

它是“无人”土楼,如今的面貌更具设计感。部分屋顶被修旧如旧,同时打开了“天窗”,把自然光引入室内;部分损毁的屋顶则保持着废墟状态。入口旁已经坍塌的二楼立面,新建了木结构的观景平台。登上这个平台,既能远眺群山,又能一览门前百年的樟树以及老铁路上缓缓驶过的火车。

先锋书店(轮值)董事长张瑞峰告诉记者,关于它的未来形态,不久的将来,启丰楼将会被打造成“先锋土楼书店”。

平和县坂仔镇铜溪两岸,“北斗七星土楼群”处于万亩柚林蕉海之中。其中,宾阳楼曾处于危房状态,顶层已损毁,它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如今,宾阳楼的修缮部分已基本完成,活化利用部分正在施工。“宾阳书院”的匾额已经挂起,这既为村民保留了历史记忆,又使其成为了新的社区中心。

这些土楼空置多年,然而周边却仍有密集的村庄。我们通过设计营造,期望能够实现功能的有机更新,同时实现空间的活化利用。徐甜甜表示,老建筑活化所带来的新气象,为乡村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

在中国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里,福建土楼的活化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承载集体记忆,还能凸显独特的文化标识。同时,这也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探索。黄汉民认为,然而,被列入名录的 46 座福建土楼,在普查总数中仅占 1.3%。

据介绍,福建土楼现在有 3754 座。其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 56 座,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 53 座,被列为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 158 座。当下,绝大部分土楼处于空置状态,没有人居住,正面临着快速损毁的危险。

普查拍摄到的土楼,有的或许在一个月之后,又或许在一场大风或者一场大雨之后,就会坍塌成一堆黄土。目睹壮美的土楼群正在加速消失,黄汉民深感痛心。他表示,按照现有的灭失速度,未来十年内可能只会剩下三分之一,也就是 1000 多座土楼。保护与活化工作,正在与时间展开激烈的赛跑。

他表示,当下土楼的活化利用面临着许多实际的难题。其一,土楼的改造利用不能直接照搬城市建设项目的流程。其二,当前尚未有夯土建筑的设计规范以及土楼建筑的消防规范,这导致缺乏土楼改建的设计依据。其三,怎样引导乡贤和社会力量参与土楼的保护与活化利用等问题,都亟待解决。

名词解释>>>

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被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它主要分布在福建的闽西和闽南地区。这种土楼具有突出的防卫性能。它采用夯土墙和木梁柱共同承重。居住空间沿外围线性布置。能适应大家族平等聚居。是巨型的楼房住宅。包括客家土楼、闽南土楼和粤东北土楼。

客家土楼采用内通廊式聚居模式。底层是厨房,二层是谷仓,三层及三层以上则是卧房。二层以上通过内向通廊相互贯通,并且设有公共楼梯用于上下。它主要分布在永定县和南靖县等地方。

闽南土楼采用单元式聚居模式。每户都是一个自主单元。各自有从内院进入的入口。设有户门和天井。还有自主的楼梯用于上下。在省内主要分布在平和县、诏安县、华安县、漳浦县等。

12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en.bjhwtx.com/post/7524.html

标签:

博览广文网

博览广文网为所有文学爱好者、新闻爱好者、关注生活多方面内容的观众朋友提供多方位的内容呈现、提升阅读空间、填充碎片时间,开阔读者的视野、增长见识、了解民生、一个让您不出户尽知天下事的网站平台!
热门标签
关于我们
广文舒阅网—让天下读者有家可归!这里汇聚了各类优质文化信息,无论是全球热点、历史故事,还是实用百科、趣味探索,您都能轻松获取。我们希望用阅读点亮您的世界,让每一次浏览都充满收获和乐趣。
导航栏A标题
广文舒阅网
扫码关注
联系方式
全国服务热线:0755-88186625
Q Q:8705332
Email:admin@lanyu.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海雅缤纷国际大厦5层501
Copyright 深圳市蓝宇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0131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