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间防谍 你我共护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于 2023 年 7 月 1 日开始正式施行。该法施行一年了。国家安全机关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之下。深入地贯彻落实了国家领导人的法治思想以及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把专门工作和群众路线相结合。严格且规范地履行了法律规定的职责。在多主体、多领域、多方位开展了反间防谍的宣传教育工作。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去防范、制止间谍行为。为进一步筑牢国家安全的人民防线以及提升全民的反间防谍意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处置了个别人员,这些人员拒不配合反间谍工作且非法泄露反间谍工作国家秘密。国家安全机关充分保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的有效实施,做到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力维护了法律权威。
一部有“温度”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规定,若个人实施间谍行为且尚不构成犯罪,那么国家安全机关会予以警告,或者对其处十五日以下行政拘留。同时,会单处或者并处五万元以下罚款。若违法所得在五万元以上,就会单处或者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并且有关部门可以依法予以处分。第五十五条规定,若实施了间谍行为,当具备自首这一表现时,可以从轻处罚;具备立功表现时,可以减轻处罚;具备重大立功表现时,可以免除处罚。并且,有重大立功表现的,还会给予奖励。
坚持教育与惩治相配合,促使公民和组织主动遵守法律,这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法治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明确了,若实施间谍行为后有自首或立功表现,会给予从宽处罚的政策。这一方面起到鼓励和教育挽救的作用,能促使间谍违法犯罪分子弃暗投明,并且戴罪立功,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从而最大程度地减轻乃至消除间谍行为所带来的危害,也为一些误入歧途的人员提供了能够迷途知返、自我救赎的法律保障。
一方面坚持依法惩治。对于涉及间谍行为的轻微违法行为,明确规定了可采取警告、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措施。同时,明确了帮助他人实施间谍行为以及单位实施间谍行为的法律责任,还增加了通报批评、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件等处罚种类。若涉嫌构成犯罪,便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而有效地织密了法网。
一部有“力度”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规定,若个人或组织举报了间谍行为,或者在反间谍工作中作出了重大贡献,那么就会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给予他们表彰和奖励。
任何公民一旦发现间谍行为的可疑线索,就能够及时通过国家安全机关的举报受理电话进行举报,也可以通过网络举报平台()进行举报,还能通过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的举报受理渠道进行举报,或者直接向当地的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并且要积极配合协助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取证工作,为发现、防范、制止以及惩治各类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贡献出自己的个人力量。
今年,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对在 2023—2024 年度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贡献的个人进行了集中表彰奖励。其中,有 15 人获得了重大贡献奖励,71 人获得了重要贡献奖励。这有效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维护国家安全生动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部有“态度”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第八条作出规定,任何公民都应当依法对反间谍工作予以支持、协助,并且要保守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和反间谍工作秘密。同时,任何组织也应当依法进行这样的行为,支持、协助反间谍工作,保守相关秘密。
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防范间谍行为以及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这既是国家安全机关的任务,也是全党全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国家安全机关在开展反间谍工作时,相关的公民和组织应当予以积极配合,并且为其提供协助与便利。
国安干警在执行任务时,拥有我国法律所赋予的必要职权,这样能保障相关工作顺利开展。然而,近年来,个别人员在国安干警多次对其进行释法说理之后,仍然无视法律规定,越过了法律底线,导致反间谍案件侦办工作遭受损失,国家安全机关依据法律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处罚。
反间防谍是每个人的责任,每个人都要尽到自己的职责。国家安全机关会坚决承担起党中央赋予的反间谍工作的光荣职责和使命,按照法律开展反间谍斗争。始终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理念,汇聚起全社会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与人民群众一同构建起反间防谍的坚固长城。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