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引用地址:1.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简介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能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利用光电转换原理,让太阳的辐射光通过半导体物质转变为电能。这种光电转换过程通常被叫做“光生伏打效应”。所以,太阳能电池又被称为“光伏电池”。只要被光照到,它就能瞬间输出电压和电流,在物理学上这被称为太阳能光伏,简称光伏。薄膜式太阳能电池以光电效应工作,它为主流。湿式太阳能电池以光化学效应工作,它还处于萌芽阶段。
2.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功能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各部分功能分别如下:
钢化玻璃的作用是保护发电主体。它的透光率必须高,并且要经过超白钢化处理。
EVA 用于粘结固定钢化玻璃和发电主体。透明 EVA 的材质好坏会直接对组件的寿命产生影响。
电池片的主要作用为发电。在发电主体方面,市场上主流的有晶体硅太阳电池片和薄膜太阳能电池片,并且两者各自具有优劣之处。
背板----作用是密封、绝缘、防水。
铝合金----保护层压件,起一定的密封、支撑作用。
接线盒----保护整个发电系统,起到电流中转站的作用。
硅胶具有密封作用,它可用于密封组件与铝合金边框的交界处,也可用于密封组件与接线盒的交界处。
3.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的基础在于半导体 PN 结的“光生伏特”效应。所谓光生伏特效应,意思是物体在受到光照时,其体内的电荷分布状态会发生改变,进而产生电动势和电流,这是一种效应。这种效应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产生。在固体当中,尤其是在半导体中,光能转换为电能的效率特别高。所以半导体中的光电效应引起了人们格外的关注,人们对其研究得最多,并且发明制造出了半导体太阳能电池。
太阳光照射 PN 结时,半导体中的电子获得光能而释放电子,进而产生电子 - 空穴对。在势垒电场的作用下,电子被驱向 N 型区,空穴被驱向 P 型区。这样,N 区就有了过剩的电子,P 区有了过剩的空穴。于是在 PN 结附近形成了与势垒电场方向相反的光生电场。光生电场的一部分会抵消势垒电场,而其余部分能让 P 型区带有正电,N 型区带有负电;这样就使得 N 区与 P 区之间的薄层产生了电动势,也就是“光生伏打”电动势。一旦接通外电路,就会有电能输出。
这是 PN 结接触型硅太阳能电池发电的基本原理。把几十个太阳能电池单体串联起来,把几百个太阳能电池单体并联起来,然后将它们封装成为太阳能电池组件。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就能够获得具有一定功率输出的电能。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