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国内豆油价格走势基本符合年报预期
上半年国内豆油行情的整体重心与去年同期相比是下移的。它呈现出震荡盘整的局势,这与《2023 - 2024 中国豆油市场年度报告》中所做的预测基本一致。然而,由于年内供应端的增量没有达到预期,供需格局并非完全宽松,所以在阶段内的跌幅小于预期。6 月 26 日截止时,一级豆油全国均价是 7865 元/吨,比 2023 年末降低了 3.71%;从相对水平方面来讲,上半年一级豆油全国均价为 7989 元/吨,相较于 2023 上半年下降了 8.12%;从长周期运行趋势去看,2024 年上半年豆油价格整体处在十年均值偏上方的位置且处于震荡状态,同时处于 2023 年价格高位回落之后企稳并震荡的阶段。
成本价格重心下移,是年内豆油价格低位盘整的重要因素
大豆进口成本有所下降,而豆油的底部支撑相对较弱。大豆的进口成本价格主要由 CBOT 大豆期价来主导。在国际大豆丰产预期以及产区天气升水的多空博弈情况之下,2024 年上半年的 CBOT 大豆期价使得大豆到港成本先呈现下跌态势,之后又转为上涨,其重心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移。卓创资讯的跟踪数据显示,从年初到现在,大豆进口成本与豆油现货价格的关联度达到了 86%。由于受到基本面等其他因素的制约,两者之间的波动幅度存在差异。到 26 日为止,上半年大豆进口成本的平均价格是 4150 元/吨,同比下降了 9.49%,比豆油现货的跌幅大概大 1.37 个百分点。上半年大豆进口成本的重心在向下移动,并且还反复出现震荡情况,这种情况是使得上半年豆油价格处于低位并进行盘整的一个重要因素。
国内豆油市场供应增量不及预期,制约现货下跌空间
上半年国内豆油市场供应增加的幅度较为有限。供需格局并非完全处于宽松状态,这对豆油价格的跌幅起到了制约作用。海关数据表明,在 2024 年的 1 至 5 月份期间,中国累计进口大豆的数量为 3736.99 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 5.42%。只有 4 月份的进口量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而其他月份的进口量都比去年同期出现了下滑。大豆进口量有缩减情况,进入国内压榨企业的大豆受到一定限制。然而,由于上半年国储大豆持续进行拍卖,这填补了部分大豆的缺口,使得压榨企业原料的整体供应保持相对充裕,并且也保证了豆油的产出。卓创资讯的跟踪数据显示,上半年豆油的产量约为 797 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 2.84%;从需求端来看,随着经济的回暖以及餐饮需求的带动,上半年豆油的消费量约为 810 万吨,同比增长了 6.16%。供需双方都在增加,然而供应的增幅没有达到预期,供需的格局并非完全宽松。
上述对供需的描述表明,供需差进一步证实了宽松格局是有限的。卓创资讯的监测数据显示,在上半年,豆油市场的月度供需差从年初的-10.43 万吨增加到了 1.08 万吨;供需差的平均值为-2.28 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 4.22 万吨。2024 年开始后,国内豆油的供需差从负变为正。对价格的提振力度也从强转变为弱。到 6 月 26 日为止,在二季度,国内一级豆油的均价是 7974 元/吨,与一季度相比小幅下跌了 0.21%。由于供需差正处在偏低的状态,供过于求的格局并不明显,所以豆油价格的跌幅受到了限制。
宏观及相关植物油市场托底,豆油跟随波动
国内豆油价格除了受成本及供需面影响外,还会受到宏观及相关油脂价格的扰动。在国际市场上,豆油、棕榈油及菜籽油是生物柴油的主要掺混原料。因为金融属性较强的原油与生物柴油可以相互替代,所以三大植物油及原油之间的价格联动性较强,这也就导致了豆油市场容易受到宏观及相关油脂的影响。上半年来看,一季度时,在地缘局势以及美联储降息预期的驱动下,原油期价在国内外植物油市场中处于领涨地位。同时,加上产区的产量以及库存有所缩减,棕榈油价格在一季度呈现出明显的上涨趋势,3 月 24 度棕榈油价格环比的增幅超过了 8%。到了二季度初,随着美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通胀预期也进行了下调,这使得市场对于美联储降息的预期不断被推后。并且,叠加地缘风险溢价的回吐,国内外油脂期价出现了滞涨并回落的情况。5 月前后,菜籽及大豆产区正处于播种及生长期,受到极端天气的扰动。油籽期价上涨,从成本端带动了豆油及菜籽油止跌反弹。同时,在加拿大农业部调降菜籽产量的助推下,国内菜籽油价格不断趋强。截至 6 月 26 日,三级菜籽油在全国的均价为 8426 元/吨。24 度棕榈油的均价是 7795 元/吨。与 2023 年末相比,三级菜籽油涨了 3.55%,24 度棕榈油涨了 8.29%。三大植物油都在向前拖拽着前行。
下半年内外利多共振,豆油行情或整体趋强
从成本端来看,最新的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报告显示,7 月至 9 月拉尼娜现象出现的概率为 65%。这个时期正是美豆生长和收获的关键期,这可能会引发市场对作物产量的担忧。这种担忧进而会利多 CBOT 大豆期价,同时也会从成本端提振国内豆油市场。6 月美农供需报告显示,厄尔尼诺气候已经结束。2024/25 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估比上一年度有所增长,增长幅度为 6.66%。期末库存也比上一年度有所增长,增长幅度为 15.15%。供应呈现宽松态势,这种预期没有改变。这可能会对下半年 CBOT 大豆期价的上行空间形成制约。
从国内供需方面来看,三季度是巴西大豆集中供应的季节。由于巴西大豆产量较大,并且有需求的支撑,历年来在这个阶段,中国进口的大豆数量通常要高于其他季度。这也将能够保证下半年原料大豆的供应。而到了四季度,美国大豆供应出现季节性缩减,再加上国内需求增加对出口量形成了制约,中国进口大豆的数量将会转为下滑。在这个阶段,豆油的产量增幅也将受到限制。因此,下半年豆油供应端的预期虽然有增长,但是增长的幅度是有限的。下半年,油脂的需求呈现出季节性增加的态势。预计豆油的消费量会保持稳定并有所增长。供需之间的差距可能会先逐渐缩小,然后再逐渐扩大。与之相对应的价格或许会先上涨,之后则会处于震荡的状态。
宏观市场给下半年豆油市场提供正向指引。CME 的“美联储观察”显示,美联储 8 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是 88.6%,降息 25 个基点的概率为 11.4%。因为通胀压力,从年初开始美联储降息预期不断向后推迟,到 6 月底美联储又发表鹰派言论,称降息时间可能会推迟到 2025 年。美国宏观数据中有一些情况能显示通胀有所改善,所以美联储存在降息的预期,美元指数有可能会下跌,这对原油及相关油脂油料市场是有利的。在相关油脂方面,依据《棕榈油半年度总结:上半年跌宕起伏,下半年或破局上涨》的内容,预计下半年棕榈油的现货价格重心会向上移动,这会给豆油市场提供一定的支撑;而在菜籽油方面,由于加拿大菜籽产区也面临着天气扰动的风险,并且供需支撑在增强,所以下半年菜籽油的价格预期会继续走强。
上半年供需宽松格局不明显,且有宏观及相关油脂进行托底,所以国内豆油行情处于低位盘整状态。下半年豆油需求的增幅预期超过了供应的增幅,并且考虑到宏观利多的氛围以及相关植物油的扶持,这或许会共同促使豆油行情上升。预计下半年国内豆油行情会继续向上进行修复。一级豆油的均价,其波动区间在 7800 元/吨到 8800 元/吨之间。整体情况比上半年要强。并且与《2023 - 2024 中国豆油市场年度报告》中所预测的趋势大致相同。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复苏的速度较为缓慢,拉尼娜现象的强度会发生变化,国际生柴政策也会有所改变,这些情况都会对油脂的供需产生影响。
新浪合作大平台期货开户 安全快捷有保障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