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体结构工程创效策划点1.1砼外加剂添加
使用范围包括地下室砼添加高性能膨胀混凝土添加剂;包括底板及外墙添加抗裂纤维膨胀剂(GB-A);包括基础、挡土墙、车库顶板及消防水池外墙采用 SY-K 抗裂纤维外加剂;包括基础底板混凝土增加钢筋阻锈剂等;这些使用范围适用于与土壤接触的部位,其他地下部位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添加。
市场上砼外加剂的种类很多,价格也各不相同,市场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因此,业主在批价时,可以通过提前与材料供应厂家进行沟通,让厂家提高报价;也可以让厂家提高外加剂的掺入量;还可以在砼检测报告中明确外加剂的掺量等方式,从而获得较高的业主批价。
建议项目自行采购外加剂并让商砼站添加,这样能控制外加剂的掺量。项目也可以决定是否掺加外加剂。对于原设计没有抗渗要求的情况,可以依据当地的地质条件,与设计院沟通,为地下室与土壤接触部位增加抗渗要求,在现场实际施工时进行适当优化。
3. 还要注意资料的完整性与闭合性。
1.2前期策划、做法优化
一般砼工程属于盈利项目。可以考虑增加砼工程量。要提前与设计院进行沟通,把地下室底板及地下室顶板的厚度加大。同时降低混凝土标号。这样既能够满足设计承载力的要求,又能够增大工程量。在筏板垫层和防水卷材层中间增加一道防水找平层。在后期施工时,要控制好垫层砼浇筑成型的质量,对防水找平层进行优化。
1.3 现场管控
砼进场要进行过磅记录。在浇筑前需提供预算量,浇筑后要对比实际浇筑量。合理利用浇筑后剩余的砼,可将每次剩余的少量砼用于硬化路面砼,这样积少成多能节省成本。要与商品砼搅拌站沟通,增加砼配比中粉煤灰的量,减少水泥用量,在合理范围内降低砼成本。现场要合理安排工期,能用地泵的就尽量不用汽车泵。对于非重要部位(如临建等),可以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以节约成本。
1.4技术优化
地下室结构设计一般会采用后浇带加高标号砼的工艺。在现场施工时,可以运用跳仓法进行施工,并且设置施工缝,这样就能取消底板后浇带,减少后浇带止水钢板的用量,还能节约高标号砼的使用以及相应的模板支撑体系。同时,在商务与业主结算的时候,要按照原图纸进行结算,还要避免业主对后浇带进行优化。
1.5双优化
塔吊基础借助原有的筏板,把塔吊基础放置在筏板的顶部,这样就节省了塔吊基础所需的混凝土以及钢筋的用量;桩基础能够利用原本的结构设计桩,从而节约了商品混凝土、钢筋等。
1.6 材质变更
轻集料砼改为发泡砼;陶粒砼改为炉渣砼;垫层的沥青砼改为普通砼并添加外加剂等。
1.7 基础换填
对于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工程,可采取软弱地基换填的措施。要与业主部门进行沟通,将软弱地质土进行开挖,然后用石子或者素砼进行换填。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影像资料的留存工作,同时要控制好现场实际回填的用量或者回填的高度。
1.8 基坑回填材料变更
部分项目的肥槽回填外边线距外墙不足 0.8m,这样的肥槽回填空间较为狭小。对于这种肥槽回填空间狭小的区域,回填素土或粘土时无法使用机械进行分层夯实。通过策划和设计回填做法,将其变为回填 C15 素砼。
1.9图纸深化
一般业主下发的施工图中没有地下室及裙房构造柱布置图,只是在结构设计总说明里说明了构造柱的布置原则。实际现场方面,项目部可以发起并出具深化图纸,需完全依照规范要求来绘制构造柱平面布置图,然后找业主的各个确认方签字,将其作为最终结算用的蓝图;与此同时,在现场施工时要对构造柱布置图进行优化,并且要求分包单位依据优化后的图纸进行施工。
1.10 冬季施工
项目需要派遣专门的人员,持续地关注进入冬施的时间点。当满足冬施期的条件时,要立刻报送冬施方案,并且进行审批。对于冬季施工可单独记取费用或争取费用的项目,在报送冬施方案时,可同时使用砼外加剂的防冻剂和早强剂以及其他保温防冻措施,并报监理及业主确认。同时,要与商砼站沟通,让其在开具砼小票时注明添加了防冻剂和早强剂。实际施工时,根据需要满足冬施要求即可。
1.11形象进度
对于按照形象进度来调整主材价格的项目,能够有选择地报送业主已经确认的形象进度。这样做可以提高主材价格高的那些月份的形象进度确认量,进而增加主材调差所带来的利润。
1.12 柱子箍筋加密
计算方法:广联达软件提取工程量时,当搭接设置为直螺纹连接,就提取直筋工程量;当搭接设置为搭接时,就提取箍筋工程量。直筋的工程量加上箍筋的工程量就是全部钢筋工程量。
1.13 现场管控
尽量使用一级套筒,要合理利用废料钢筋;可以把废料钢筋用作垫铁、马镫以及洞口侧面的附加筋;利用顶模棍去代替剪力墙顶模的定位筋;对于梁附加吊筋进行优化:借助图集的漏洞,让吊筋能够伸至第二排钢筋弯折的平直段。
1.14 措施钢筋引入合同
钢筋一旦出现亏损的情况,分包方就会用措施筋来进行搪塞。措施筋的布置情况需要详细地列入合同里,以此来对措施筋的用量进行控制。
1.15 钢筋定尺
当基础筏板、外墙、顶板等大型平面构件出现大量搭接接头时,钢筋原材为 12m 相较于 9m 能减少搭接个数,从而节约钢筋量;并且可以提前通知钢筋生产商生产 12m 定尺,这样就能减少搭接。
1.16 框架梁下部钢筋
实际应用:在与分包进行结算的时候按照连续通过来计算。
1.17地下室竖向钢筋一次到顶不设置插筋
结合图纸与实际情况来看,柱和墙在从基础到地下室板顶这一段可以不设置基础插筋,这样就能减少搭接以及直螺纹接头。
1.18 墙体拉筋布置方式
前期策划:与设计院沟通,让其按照梅花布置拉筋的方式进行;实际施工:与各方进行沟通,在可行的情况下改为双向布置拉筋,以达到节省钢筋量的目的;结算方式:
(1)与业主按照图纸做法结算;
(2)与分包按照现场实际结算。
1.19 规范应用
《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5 有规定,纵向受力钢筋间距的允许偏差是(+10,-10)。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能够合理运用该规范,适当增加钢筋布置的间距,从而减少钢筋的用量。
1.20 后浇带钢筋优化
前期可以与设计院进行沟通,后浇带要按照 100%搭接来绘制;经过过程优化,依据图集规定,后浇带既可以 100%搭接,也可以贯通布置,在实际施工的时候可以按照贯通布置来进行;最终结算与分包方结算时按照贯通布置来结算,而与业主结算则按照 100%搭接来结算。
1.21 预留甩植变更为植筋
因为预留甩筋无法保证位置的准确性,并且也无法保证后期墙体的变更,所以与设计院进行了沟通并获得同意,采用后植筋的方式;在主体结构方案里写明不预留,在二次结构方案上写明后植筋,同时努力将采用后植筋写入图纸说明、图纸会审或者变更洽商中;最终努力达成以后植筋进行重新认价的目标。
1.22 隔墙材质变更
根据投标情况,把投标亏损或盈利低的隔墙材质做法改成其他材质。例如:把原图纸设计的轻钢龙骨纤维增强水泥板墙变更为轻质隔墙板(聚苯颗粒水泥复核条板);对轻钢龙骨型号进行调整;按照工程实际特性把面层板材质进行调整等。从而实现重新认价。
1.23 砌体墙材质变更
从墙体容重低这个方面入手,凭借砌筑质量好的优势,以降低投资为契机,去说服设计院和业主,让他们把墙体材质从加气混凝土砌块改成连锁砌块(要根据外墙、地下室墙体以及防火分区墙体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这样就能实现墙体的砌筑以及芯柱的重新组价,同时也能够让分包成本降低。另外,要依据投标情况进行操作。寻找砌体材料在不同材质之间的变更,这些材质包括加气混凝土砌块、BM 连锁砌块、砂加气、空心砖、灰砂砖、伊通砌块、煤矸石砌体等。通过这样的变更,实现重新批价,以达到扭亏增效的目的。
1.24砌体墙变更为混凝土墙体
以质量、进度、安全等为理由,把原本设计为砌块材质的墙体改成了混凝土墙体,并且在主体结构阶段进行施工,比如屋面女儿墙、外墙凸出短肢墙等。这样做,一方面使得钢筋混凝土的用量增加了(正常投标时这是盈利的项目);另一方面使得二次结构实施项目的成本投入降低了。
1.43厚度小于 的砌体墙变更为轻质墙
设计图纸中的墙体,若在一定范围内,通过与设计院进行沟通,将其变更为轻质墙体,这些轻质墙体包括轻钢龙骨隔墙、GRC 板墙、ALC 板墙、水泥压力板、增强水泥纤维板等,以此来实现扭亏增效。
1.44 外墙结合装饰做法变更为一体化砌块
结合工程的外饰面做法,同时考虑到业主以及设计对新工艺的接纳情况,从工期进度方面、安全保证方面、质量控制方面等作为切入点,成功地说服了业主和设计,将外墙变更为一体化砌块工艺。
1.45 砌体及砂浆标号变更
与设计院进行沟通后,将砌块材料的标号提高了,同时也将砂浆的标号提高了,借此进一步策划重新进行认价。
2. 主体结构工程创效案例
策划内容:对砌体材料进行变更并重新认价。由商务人员对市场现有的材料进行分析,发现连锁砌块的市场价格较低,并且还能够节省圈梁、构造柱的施工费用。所以从技术角度出发,提出了变更资料。商务人员按照新材料重新进行了认价。技术部从加气块自身具有吸水率高、体积收缩性大等属性开始进行说明,指出该材料不适用于地下室,还可能会给后期的墙面抹灰带来空鼓开裂等质量隐患。同时,技术部从连锁砌块吸水率小、收缩膨胀率小、表面平整强度均匀以及绿色环保等优势方面进行说服,让业主及顾问接纳。经过多次谈判,最终认可这是有效的变更,并且规定圈过梁构造柱费用不予扣除,对材料差价予以补偿。效果总结:提升了工程质量,创造了***万元的创效金额。加强了商务与技术之间的交流,还积极与业主进行沟通,借助技术手段推动了经济效益。案例【2】案例背景:
1、马凳筋属于措施钢筋,在综合单价中考虑,不单独计量。
根据图纸设计,马凳筋的形状为“几字形”马镫。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这种类型的马镫使用得非常少。
3、本工程设计变更准予计量。
马凳筋进行变更,将其技术与商务沟通策划变更为“双腿”马镫样式,然后商务按照新样式重新进行计量。
项目在开工时进行图纸会审,首先利用这一契机提出原设计的马凳筋无法保证楼板施工质量。结构顾问要求我方进行设计,于是将马镫筋变更为双腿型马镫。并且在图纸会审中四方进行了签字认可。随后根据图纸会审确认单以及钢筋施工方案核算马镫筋费用并上报。最初顾问不认可这是有效的变更,称措施钢筋费用已包含在钢筋单价中。但我方坚持认为图纸会审就是有效的设计变更文件,等同于变更指令。经过多次谈判,最终认可为有效的变更。策划内容:进行塔吊基础与基础筏板的叠合施工。本工程把塔吊基础设计成与基础筏板叠合施工。由技术部带头,组织塔吊租赁公司等相关单位的设计人员,出具塔吊基础与筏板基础叠合施工的深化实际方案,然后将该方案报给监理方和业主方进行审批。在叠合施工方案中,在确保筏板基础及塔吊基础结构性能不受损失的情况下,大量节省了混凝土、钢筋等材料的投入,使施工成本大大降低了。效果总结:三座塔吊基础尺寸为 1200,车库底板厚度是 300。通过这样的设计,节约了混凝土,具体数量为 0.3×10×10×3 = 90 立方;节约了钢筋 5.328 吨;节省了人工费用,1350 元加上 2130 元等于 3480 元。综合来看,共计降低了成本。
案例背景:为防止地下室出现渗漏维修的隐患,同时降低防水堵漏的成本,项目的商务部与技术部进行了策划沟通。他们决定对地下室的所有混凝土添加膨胀剂,以提高材料的性能要求。这样做有效地攻克了在高渗透率砂层地质条件下的防水难题,保障了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也推动了工程的进度。
地下室混凝土要增加膨胀剂,同时要增加材料要求,这样就能降低维修隐患。
技术部联合工程部进行策划实施。他们收集了混凝土参数的相关资料,对混凝土性能及施工工艺要求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结合商务部的经济测算,最终得出了最优结论。即膨胀加强带带内及带外的混凝土都需要掺高性能膨胀剂,膨胀剂的掺量要根据设计要求的限制膨胀率,并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来确定。其中加强带的限制膨胀率为 0.035%~0.045%,加强带外的限制膨胀率为 0.015%~0.03%。案例【5】案例背景:原投标图纸所设计的屋面花架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其造型较为复杂,施工的难度较大,措施费的投入也比较高。然而,由于采用了投标降价策略,报价相对较低。
屋面施工的时间需要进行控制。屋面的花架造型原本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现在要变为钢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花架施工难度大,危险系数较高,施工周期也较长,这对工期造成了很大制约。于是以这个为突破口,与业主、设计院沟通变更造型的结构,重新核定价格。通过优化和对比分析,由技术总工、项目经理向业主建议变更为钢结构造型。这样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也保证了施工的安全,从而说服业主进行了设计变更。案例【6】案例背景:在项目临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形成了环形路,在项目整体竣工后,此路作为场内园林通行道路,实现了永临结合。
策划内容:施工道路优化永临结合
修筑施工道路时,依据正式道路的标高和位置进行修筑,提前将其做到面层以下。在混凝土中增加配筋,施工期间把它当作施工道路来使用。项目后期对道路进行表面处理,然后直接施工面层,这样就能避免后期对施工道路进行拆除。
效果总结:施工道路的成本是 44.28 万元,与正式道路结合之后,节约的成本为 44.28 万元。
如果你对创效内容感兴趣,想要关注更多大商务创效知识,并且有意购买包含书、线上阅读、视频讲解以及群辅导的本书,那么请扫描二维码。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