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骑手奔忙的身影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很大便利,还为当地城镇的正常运转提供了有力支持。近来,有网友在网上进行议论,说很多骑手连社保兜底保障都不具备。疫情之后,灵活用工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既稳定了就业,又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然而,以一些外卖骑手为代表的灵活用工人员没有社保,这无疑在行业发展的道路上形成了一个“权益黑洞”。这个问题怎么看、怎么办?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专家调查:
北京六成以上骑手没有社保
日前,有一男子在应聘外卖配送员时被要求“自愿放弃社保”,此事件登上了热搜。记者与该企业取得了联系,该企业的工作人员答复称,目前不会对此事进行公开回应。
对此,北京市盈科(西安)律师事务所的胡长乐律师认为,用人单位不能凭借劳动者自愿放弃这一理由而不为其缴纳社保。“劳动者自愿放弃购买社保”这样的行为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
这并非个例。记者对北京的多位外卖骑手以及天津的多位外卖骑手进行了采访,他们均表示各自的公司没有为自己缴纳社保。外卖骑手连师傅称,他在入职时只是简单填写了相关材料,企业“并未提及社保的事宜”。
外卖巨头的行业报告表明,注册外卖骑手的人数达到了 600 万。2020 年 11 月,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孙萍及其团队在北京展开调查,调查显示,接受采访的外卖骑手中,超过六成的人没有社保。有社保的骑手大多为兼职,这些社保要么是原单位为其缴纳的,要么是骑手自己缴纳的。
几年前,外卖平台把原先与自身签订合同的外卖骑手转交给了第三方公司。之后,外卖骑手的最低工资发生了很大变化,五险等方面也有很大改变,缴纳社保的比例呈直线下降趋势。
孙萍觉得,随着经济新形态变得多元化,灵活用工将会承载起更多的经济增长点,也许会在今后成为更多行业的重要用工方式。然而,“如果社保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不利于行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那么多外卖骑手为何没有社保?
记者获悉,当下外卖骑手大多与第三方机构签署“合作协议”,而非劳动合同。记者获取的一份某平台的协议表明,此协议中写明“甲乙双方构建起商业合作关系,不存在劳动关系,不被劳动法律法规所调整”。
对此,一位专家解释道,他不愿透露姓名。他说外卖骑手与第三方签的协议不属于劳动关系范畴,所以不存在上社保的情况。这是外卖骑手工作第一天遇到的第一个坑。
一些承接外卖平台业务的企业没有劳务派遣资质,它们只能挂靠到劳务派遣公司。这些企业为了降低投诉率,就不断地变换劳务派遣公司。天津外卖骑手小张表示,骑手依旧是那些骑手,但是协议的甲方却不停地更换,这样一来,怎么去交社保呢?
第三个坑是户籍方面的门槛。多地人社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有所反映,因为没有和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外地户口的人就没办法在当地缴纳社保。有学者进行研究后发现,超过 60%的外卖骑手是农村户籍,这无疑给缴纳社保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外卖骑手与平台双方出现矛盾时可向仲裁部门仲裁,这在记者拿到的协议中有写明。然而,一位仲裁部门工作人员介绍,仲裁流程包含申报、提交证据资料表、开庭、调解等环节。并且,全流程走下来大概需要几个月时间,这消耗了不少人的耐心。
外卖骑手的社保谁来交?
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有自行申报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保费的义务。如果用人单位既未足额缴纳社保费,又未提供担保,那么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就可以申请法院对其价值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保费的财产进行查封、扣押、拍卖,然后用拍卖所得来抵缴社保费。
一位专家表示,问题在于平台和外包公司借助“协议”这种方式,从而避开了法律。
那外卖骑手的社保这笔钱该谁出?
外卖骑手与外包公司签订了协议,并且存在事实上的用工行为,所以外包公司没有理由推辞。孙萍表示,现实中合理的办法是由平台、外包公司和外卖员共同进行协商。考虑到企业的经济压力,较为折中办法是将五险一金拆开,先缴纳最为紧要的工伤险,然后根据条件来解决其他险种,由平台、外包公司和骑手共同承担相应的费用。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