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鲁班工坊学生参加自动化生产线实训。
本报记者 孙广勇摄
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教师马哈丽特(左二)在实训室内授课。
本报记者 沈小晓摄
塞尔维亚鲁班工坊中方教师(左一)正在讲授中式烹饪课。
塞尔维亚鲁班工坊供图
2016 年第一家鲁班工坊在泰国揭牌运营。中国在全球 29 个国家开设了 30 多家鲁班工坊。累计有超万名学生参与学历教育。实施职业培训的人次超过 2.2 万。鲁班工坊为国际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搭建了平台。它弘扬了工匠精神。共享了中国职业教育经验。同时架起了促进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桥梁。
近日,本报记者对位于塞尔维亚的鲁班工坊进行了探访,见证了它着眼所在国实际,为当地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的故事。
泰国鲁班工坊——
“为泰国青年带来就业与发展的新机遇”
申请指令后,火车开始发动,控制系统被启动,轻推操纵杆,屏幕上的火车缓缓地驶出了车库,路边的铁轨以及桥梁等不断地闪现……当记者走进泰国鲁班工坊铁院中心时,看到学生们正坐在高速铁路列车模拟驾驶控制台前,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驾驶技术。
我有机会沉浸式体验高铁驾驶,这让我感到很兴奋。学生颂奇对记者说,视频模拟和线上演示与沉浸式体验不同,在各类设备上进行直观操作,有助于把课堂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
泰国大城技术学院和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于 2016 年合作设立了泰国鲁班工坊。它是中国境外的第一家鲁班工坊。工坊拥有 15 个教学实践区,包括仿生机器人学习体验区、自动化生产线教学区等。同时,工坊开设了 4 个专业,分别是机电一体化、物联网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2018 年,泰国鲁班工坊成立了铁院中心,目的是助力泰国培养本土化高铁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在此中心开设了高铁动车组检修技术以及高铁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这个中心既面向泰国大城技术学院的学生进行授课,又为外校学生和东盟其他国家的学生提供了短期学习的机会。泰国鲁班工坊以“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的方式开展工作。它开设了 6 个专业,这些专业全部通过了泰国职业教育委员会的评审。并且这些专业被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能够获得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学历。
鲁班工坊的教学设备较为先进。在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之下,我们的实操能力获得了提升。曾在泰国鲁班工坊高铁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学习的学生沃拉婉表明,高铁技术在泰国属于热门话题,她曾前往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了一年时间。在天津,她学习了高铁驾驶、信号控制以及列车检修等技术,这极大地开阔了她的视野。
鲁班工坊结业之后,沃拉婉去到曼谷先皇技术学院继续深造。她选择了机械工程专业,且该专业与轨道交通专业相关。沃拉婉表示:“鲁班工坊的学习经历给了我启发,我期望未来能够成为一名高铁技术人员,为泰国高铁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泰国大城技术学院院长玛尤丽表示,泰国鲁班工坊成立之后,为泰国培养了众多职业技能人才,数量超过 1800 名。它为推动泰国职业教育现代化作出了贡献。有鲁班工坊学习经历的学生成为了合格的技术人才,并且受到企业雇主的一致好评。鲁班工坊为泰国青年带来了就业与发展的新机遇。泰国职业教育委员会前秘书长塔努称,泰国鲁班工坊所开设的专业是符合泰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这些专业能够满足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并且将会对泰国的工业化进程起到助力作用。
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
“成为东非地区人才培养与能力建设的重要基地”
赫诺克是埃塞俄比亚金比理工学院建筑电气专业的学生,目前读大三。2024 年 6 月,他代表埃塞俄比亚参与了在中国重庆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在参赛之前,他特意在埃塞俄比亚的鲁班工坊接受了有关电气装置的系统培训。最终,在与全球众多技能方面的精英一同竞技的过程中,他获得了非洲地区参赛选手的最佳名次。
赫诺克表示,他所取得的成绩与在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接受的专业培训紧密相关。比赛结束后,他依然在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学习工业机器人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并且还担任了技术助教,对其他学生进行帮助和指导。
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是由埃塞俄比亚联邦职业技术培训学院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合办的。它在 2021 年揭牌并开始运营。该工坊聚焦于工业传感器、机电一体化、工业控制和工业机器人这 4 个方向。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中方负责人江绛介绍说,鲁班工坊的课程与埃塞俄比亚职业教育大纲标准相衔接。它一方面为师生提供本土化的实操课程,另一方面也为当地相关领域的企业员工提供技能培训。从鲁班工坊成立之后,已经有 1600 多名学生经过鲁班工坊的培训,然后走向本土或者国际企业的岗位。
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致力于培育现代工业发展所需求的技术人才以及本土的师资力量。它已被非盟明确确定为面向整个非洲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训中心,并且成为了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等国 10 余所职业院校培养高水平师资的基地。
马哈丽特曾在埃塞俄比亚的鲁班工坊进行学习。如今,她已成为鲁班工坊的一名骨干教师。她表明,自己是中非教育合作的受惠者。她学习的是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鲁班工坊具备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这帮助她提升了技能水平,同时也为她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她能够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且可以与其他老师进行分享。
埃塞俄比亚劳动与技能部官员阿贝贝·阿勒迈耶胡·盖舒表示,他们希望把鲁班工坊这一平台充分利用起来,为当地培育更多技术技能人才。埃塞俄比亚联邦职业技术培训学院副院长哈夫托姆·加布雷格齐亚贝尔觉得,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已成为东非地区人才培养与能力建设的重要基地,能够帮助更多非洲年轻人达成高质量就业。
塞尔维亚鲁班工坊——
“为青年走近彼此、拓展职业技能提供新平台”
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应用技术学院的烹饪教室内,学生马特即将制作一道回锅肉。他表示,在中国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学会了中餐刀法,如今能够熟练地把五花肉切成片。马特向记者介绍说,经过在塞尔维亚鲁班工坊的学习,他觉得中式烹饪非常有趣。他会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把所学的技巧运用到实际烹饪当中。
2019 年 7 月,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与贝尔格莱德应用技术学院携手合作,共同构建了中塞旅游学院,并且开展了以“中文+中式烹饪”作为特色的教学课程。2022 年 8 月,中塞旅游学院获得认定,成为了“塞尔维亚鲁班工坊”。2023 年 5 月,塞尔维亚鲁班工坊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了正式的揭牌仪式。
2024 年 5 月,马特和 20 多位同学一同前往中国。他们在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中式烹饪技能培训以及中国文化体验活动。在这期间,学校为这些学生举办了中式烹调师初级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贝尔格莱德应用技术学院的厨艺教师米洛什·兹尔尼奇表示,这是该院从成立开始到现在首次挑选学生前往中国进行培训。学生们学习了诸如冷菜、烹调工艺、面点、糖艺、食品雕刻等专业技能方面的课程。通过学习,他们进一步领会了中餐文化,所获得的收获和感受比预期的还要多。
塞尔维亚鲁班工坊院长程礼安介绍,自塞尔维亚鲁班工坊成立后,中方一直选派专任教师来开展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方开设了中式烹饪这门课程,还开设了旅游中文等课程。到目前为止,已为当地培养了 170 多人的旅游职业人才。并且,中式烹饪课程已经获得了塞尔维亚教育部的认定,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被正式纳入了人才培养方案。
中国文化在塞尔维亚日益受欢迎,于是塞尔维亚鲁班工坊与当地的酒店和餐饮企业展开合作,设立了“中式烹饪技能海外培训基地”,这样就吸引了优秀的塞方学生前往合作企业进行实训实习。此外,塞尔维亚鲁班工坊还针对当地的普通民众开展烹饪类的社会培训,前往当地的高中开展中式烹饪交流活动,并且举办中文日活动等。
塞尔维亚鲁班工坊推动了塞中两国在旅游和教育领域的交流,它成为了塞中务实合作收获丰硕成果的一个例子。贝尔格莱德应用技术学院下属的酒店管理学院院长萨沙说道,塞尔维亚鲁班工坊给青年们提供了靠近彼此以及拓展职业技能的新平台,也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塞尔维亚教育部部长助理米娜·齐罗耶维奇表示,希望塞尔维亚鲁班工坊在教育领域和文化领域都能发挥出更多的作用,并且能够深入地推进塞尔维亚与中国两国之间的教育合作以及人文交流。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