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1366
阅读时间:约5分钟
【心理关爱】第161篇文章
每周一读,关爱金融职工心理健康。
在古代,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样一句话。在现代工作生活里,有时我们能发现类似的情形。比如,有一位很久没见的朋友,他以前不擅长与人交往,然而最近见面时,你觉得他谈吐很不寻常,你或许会忘掉他曾经沉默且木讷的样子。
近因效应
以上情况,或许是受到了近因效应的作用。1957 年,美国的心理学家卢琴斯依据实验,首次提出了近因效应这一概念。该概念指的是,在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不同的刺激物依次出现的情境中,印象形成的关键因素是后来新出现的刺激物。也就是说,在交往过程里,我们对他人最新的认知占据了主要地位,从而掩盖了以往对他人形成的评价。
近因效应揭示了人们看待问题的普遍现象,最近一次的印象最为深刻,且强调现在而非过去。我们不能总是以固有的眼光看待别人,因为别人也会发生变化。不论过去别人如何看待我们,只要把当下做好,就能让别人对我们刮目相看。
适合近因效应的场景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心理较为开放且灵活的人,他们受近因效应的影响会比较大;而心理始终保持高度一致,并且具有稳定倾向的人,受近因效应的影响则较小。
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看,陌生人之间,近因效应对他们的影响比较小。然而,熟人之间,特别是那些不常常见面的熟人,近因效应对他们的影响就比较大。
新人面试时,由于面试双方是首次接触的陌生人,尚未出现多个刺激物,所以近因效应的影响较小;入职以后,同事之间的印象不断累积和叠加,当多个刺激物出现时,近因效应便开始发挥作用。
利用近因效应
为工作加分
在日常工作里,尤其是在进行工作汇报之时,我们能够把近因效应充分运用起来,从而为自己的工作增添分数,小编给出以下这些建议:
1.先展示问题,再讲成果
每个人的工作能力都有其限度,难免会有一些瑕疵产生。当工作中出现问题时,我们在汇报工作时,能够先阐述不好的方面,使领导的心理期待值稍微降低;接着再讲述工作的成果,这样的转折能够淡化之前的问题,即便你在工作中有着一些小的疏忽,领导也更有可能被你最新的成果所吸引。
2.时间会让工作业绩“折旧”,学会主动汇报工作
每个季度,各部门都需撰写季度总结并汇报相关工作。除常规汇报外,我们能够抓住机会,以时间作为节点,把近期的工作成效以及亮点主动向领导进行汇报。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加强沟通,增强情感上的连接;另一方面通过复盘,能让领导回忆起你的付出,避免前期的业绩出现“折旧”。
3.将工作量化,具体化
但我们可以尝试将工作进行量化和具体化。请提供需要改写的句子呀,你没有给出具体的内容呢。
4.将工作清单放在明显的位置
小编建议大家列出全部工作清单,将其贴在工位明显位置,像电脑显示器侧面就可以。罗列工作的同时,也是在梳理自身工作内容,这样能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工作目标,知晓需要完成的任务和职责,避免工作出现重复或漏项的情况,并且能让管理者更明确地了解我们的工作安排,以便他们更好地安排其他工作、协调资源。
警惕近因效应
对自我的反噬
近因效应会让人们更注重最新的信息,并且依据这些最新信息来作出判断,同时往往会忽视以往信息所具有的参考价值,进而对问题的整体判断产生影响。
所以在日常工作里,要警惕因为一时的问题,就对全部的事情进行肯定或否定。我们可以进行全面的思考,用清醒的头脑去判断事实的真相,而不是盲目地跟从大众的行为,这样就能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
同样的工作,能做的人有很多,而能清晰向领导汇报工作的人却不多。在竞争激烈的时代,除了具备硬核的技能之外,大家可以用些巧劲来为自己的工作加分。比如在汇报工作时,稍微运用近因效应等技巧,或许就有机会在同事中崭露头角,成就美好的未来。
END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比格设计
往期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