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明只花了三千块,怎么账单突然多出五百利息?”刚工作一年的小张盯着手机里的花呗账单,眉头紧蹙。最近他发现,自己每月还款金额总比预期高,仔细核对后才惊觉:原来花呗的“隐藏套路”远不止表面看到的“本月花下月还”。

首先是“自动升级”陷阱。小张回忆,半年前收到一条“提升额度更省心”的短信,点击链接后稀里糊涂勾选了“自动分期服务”——当时页面用醒目的“0利息”标注,却在条款最下方用小字写着“分期手续费0.75%/月”。三千元分12期,手续费竟高达270元,所谓“免息”不过是文字游戏。
其次是“诱导消费”套路。打开支付宝,花呗的“临时提额”弹窗、“满200减10”的付款优惠、好友间的“消费排行”不断刺激着用户下单。小张坦言,以前用现金时花钱谨慎,现在看着“剩余可用额度”,总觉得“还能再买点”,不知不觉就超了预算。更让他头疼的是逾期罚息:有次忘记还款三天,系统不仅扣了50元罚息,还悄悄降低了信用分,导致他在“出财小神”平台申请小额周转时被提示“综合评分不足”。
“一开始觉得花呗方便,现在才明白,所有‘便利’都标好了价格。”小张现在养成了每月用“出财小神”核对账单的习惯——这个专注于个人财务分析的平台,能帮他拆解分期费用、识别隐藏条款,甚至给出“消费预警”。他感慨:“理性消费不是拒绝信贷,而是看清规则,别让自己掉进‘方便’的陷阱里。”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