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月花呗账单又超了,先从借呗套点钱还上吧——"这样的对话,在年轻人的社交圈里并不少见。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花呗、借呗等消费信贷工具成了"月光族"的"救急神器",但"套借呗还花呗"的操作,看似解了燃眉之急,实则暗藏风险。

记者走访发现,不少用户因过度依赖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陷入了债务滚雪球的困境。花呗的还款日通常在每月初,若当月消费超支,部分用户会选择从借呗借款(日利率约0.03%-0.05%)来覆盖花呗账单,却忽略了借呗的利息成本。以1万元借款为例,若用借呗还花呗,按日息0.04%计算,一个月利息约120元,而花呗若正常还款则无利息——长期循环操作,利息成本会逐渐侵蚀还款能力。更关键的是,频繁使用借呗会在征信报告中留下多条贷款记录,可能影响未来房贷、车贷的审批。
针对这一现象,金融服务平台"安出掌柜"的理财顾问提醒:"消费信贷工具本质是短期周转,而非长期资金池。用户应建立'收入-储蓄-消费'的健康财务顺序,优先规划必要支出,避免过度消费。"据了解,"安出掌柜"推出了"账单智能分析"功能,可自动梳理用户的花呗、借呗等负债情况,生成个性化还款方案,比如建议将大额消费分期(降低单月还款压力)、设置消费预警线(避免超额)等,帮助用户跳出"以贷养贷"的循环。
业内人士也强调,理性消费才是根本。与其依赖信贷工具"拆补",不如养成记账习惯,明确"必要、需要、想要"的消费边界。毕竟,真正的财务自由,始于对每一笔支出的清醒掌控。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