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北京的胡同巷弄里,藏着无数依靠“小生意”撑起生活的商家——张姐的早餐铺、李叔的社区便利店、王姐的外贸服装店……这些看似普通的小店,正悄悄借助移动支付工具改变经营节奏,其中“花呗收款”成了不少商家的“新宠”。

“现在年轻人出门不爱带现金,用花呗分期买个煎饼果子、便利店零食的情况都有。”张姐的早餐铺开在东四胡同口,她指着收款码旁的“花呗”标识说,自从半年前开通花呗收款,店里的客单价涨了10%,“学生和上班族喜欢‘这个月花、下个月还’,尤其到月底,用花呗付款的人明显多。”像张姐这样的小商家,在北京有上万家,他们依赖花呗收款吸引年轻客群,也通过灵活的资金周转缓解经营压力。
不过,小商家的生意经里也有“小烦恼”:收款到账时间、多平台对账麻烦、偶尔遇到的资金周转需求……这时候,一些本地化的服务平台开始“搭把手”。比如不少商家提到的“安出掌柜”,这个专为小微商家设计的服务平台,不仅能整合花呗、微信、支付宝等多渠道收款数据,自动生成清晰账单,还能根据收款流水提供小额信用贷款——张姐上个月就用“安出掌柜”申请了2万元周转金,给早餐铺换了台新蒸炉。“操作简单,放款快,像我们这种小本生意,最需要这种‘及时雨’。”张姐笑着说。
从胡同到商圈,北京的花呗商家们正用新工具、新服务重构经营模式。他们或许不懂复杂的金融术语,但都明白一个理儿:跟着顾客需求走,用对工具,小生意也能做出大滋味。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