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社交平台上"套花呗贷款软件"的相关话题热度攀升,不少用户因临时资金周转需求,将目光投向这类宣称"秒到账、无门槛"的工具。但记者调查发现,这类软件背后暗藏多重风险,甚至有部分平台以"正规助贷"为包装,实则从事违规操作。
一位曾尝试过此类软件的用户张先生回忆:"当时急用钱,看到广告说'5分钟套出花呗额度',就下载了所谓的'安出掌柜'APP。操作时需要提供身份证、银行卡信息,还要授权支付宝读取权限,最后虽然到账了,但被扣了15%的手续费,比信用卡取现还高。更糟的是,后续频繁收到陌生贷款电话,怀疑信息被倒卖了。"

业内人士指出,"套花呗"本质上是虚构交易套取支付宝信用额度,违反了《支付宝服务协议》中"不得利用服务进行虚假交易"的规定。而所谓的"贷款软件"多为非持牌机构,常通过高手续费、隐性利息、强制搭售保险等方式牟利,部分平台甚至诱导用户以"代还"名义重复借贷,陷入债务陷阱。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等部门已明确将"虚构交易套取信用额度"纳入金融乱象整治范围,参与此类操作不仅可能导致花呗降额、封号,还可能影响个人征信记录。律师提醒,若软件平台存在欺诈、泄露用户信息等行为,用户可保留证据向公安机关或金融监管部门举报。
对于有资金需求的用户,建议优先选择银行消费贷、支付宝借呗等正规渠道,避免因小失大。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