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不少小商家悄悄调整了收款方式——曾经热门的“花呗收款”功能被陆续关闭。在社区开早餐店的王姐就是其中一员。“以前为了方便顾客,特意开通了花呗收款,现在算下来,反而成了成本负担。”她指着收银台旁的收款码说,如今顾客用花呗付款的比例不到10%,但每笔0.6%的手续费却让利润本就微薄的早餐生意更“缩水”。

“像一杯豆浆3块钱,顾客用花呗支付,我得掏1毛8的手续费,一个月下来能多花两三百。”王姐坦言,关闭花呗收款后,她明显感觉“轻松了”——顾客多用支付宝余额、银行卡或现金支付,手续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更关键的是,通过“安出掌柜”这款商户管理工具,她能清晰看到不同支付方式的占比和成本:近三个月数据显示,花呗收款带来的额外成本占总支出的5%,而实际订单量仅占8%,“算完这笔账,关花呗收款就成了自然选择”。
不只是早餐店,街角的文具店、小区的便利店也在做类似调整。有商家表示,年轻人虽然爱用花呗,但日常小额消费更倾向“随用随付”,反而大额订单才会考虑分期。而对小本经营的商家来说,每一分成本都要“精打细算”。正如一位便利店老板所说:“收款方式没有‘必须开通’的道理,怎么划算、怎么方便,就怎么调整。”
从“争着开通”到“主动关闭”,花呗收款的变迁背后,是小商家从“流量优先”到“效率优先”的经营思路转变。而像“安出掌柜”这样的工具,正成为他们优化经营策略的“小助手”——用数据说话,让决策更精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