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银行卡交易泛滥
近些年,银行卡、支付账户这类金融产品在地下市场备受追捧。调查发现,一套银行卡的售价能达到上千元,微信账号则依据使用时间和具备的功能,价格区间在200元到400元之间。这些账户常常被用在网络赌博、电信诈骗、洗钱等违法乱纪行为上。
犯罪分子通过多种渠道获取银行卡
警方经过调查,了解到犯罪分子常常利用买来的个人银行账户来中转非法所得。这些账户的来源,主要是进城打工的人,或者是偏远地方的居民,还有没有固定职业的人,以及正在读书的学生。这些人往往以很低的价钱卖掉自己名下的银行卡,甚至会被不法分子用“网店刷单”或者“生意收款”之类的说辞给骗,从而自愿交出账户。另外,部分不法组织会通过互联网直接购置银行账户,借助相关词语搜寻即可便捷获取众多QQ账号、微信联络方式。
第三方支付账户成为犯罪新工具
除了银行卡,一些其他的电子支付账户也常被不法分子利用。经过秘密调查,发现微信、支付宝这类账户在网上被明码标价出售,价格范围在两百到四百元之间,而且有些账户已经和银行卡关联,这样就能更方便地进行资金转移。更高级的交易方案还含有银行卡“四件套”,具体为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卡、U盾,以及实名认证的微信账号,售价达到1800元,主要目的在于与诈骗对象联络和处理收款事宜。
单位银行账户被高价倒卖
某些不法分子为了躲避检查,转而借助企业银行账户实施资金调拨。福建安溪曾发生一起案件,涉案的诈骗款在一周之内经由四个对公账户进行多次传递。经过调查发现,市面上存在专门注册虚假企业,并以此开设对公账户再转手贩卖的情况。这些账户的提供者声称,单位性质账户的保密性较强,一套包含公司执照的“四件套”资料,其售价可达到九千五百元。
监管新规加大惩戒力度
对于这种违规行为,中国人民银行最近发出公告,要求强化对交易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的管控。公告指出,任何私自出借、转让或收买账户的个人和机构,都将被记入信用不良档案,未来五年内不得办理网上业务及开设新账户,其违规情况也会被通报给社会公众。同时,各支付平台必须严格审查企业账户的开立,对有异常的汇款操作要延长款项到账周期,这样便于公安机关迅速开展调查。
公众应提高防范意识
有关部门告诫,民众不要为蝇头小利而转让个人账号,那样或许会沦为违法帮凶,还可能受到法律和信誉处罚。此外,银行和支付机构也应当强化风险审查,从初始环节阻止非法买卖活动。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