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门槛对消费者的影响
对于频繁进行大额充值的人,充值标准的上调好像关联不大。但对于一般顾客,以前每月十几块、二十几块就能满足的基本通信需要,现在却必须一次性充值五十块乃至一百块。这不但导致资金被占用,更关键的是让顾客觉得自己的选择自由受到了限制。不少人表示,现在想要小额充值变得非常不便,这无疑加大了日常开销。
运营商与平台的推诿
消费者提出疑问后,主要支付渠道纷纷把问题归咎于服务提供商,声称"充值金额由服务提供商决定"或者"需要联系服务提供商的客服人员"。服务提供商也有自己的解释,例如中国移动客服表示微信小程序虽然标明"移动话费充值官方平台",实际上属于微信平台所有。这种相互指责的立场,正表明所有相关方都清楚高额充值条件损害了消费者的正当利益。
技术实现上的可能性
确实,在主要通信服务商的官方软件里,客户能够任意选择数额来给话费充值。这表明技术层面上完全可以做到按个人需求充值,而且不会因此造成明显的管理费用或清算费用。通信服务商在自己的软件中提供更全面的充值选项,目的是鼓励客户使用,但不应因此取消用户通过其他途径进行小额充值的机会。
法律角度的分析
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邬杉表示,话费充值被划归为"接受服务"这一类别,顾客可以决定选择"少量充值"或者"自行设定充值额度"。通讯公司借助第三方渠道设定最低充值标准,这一做法触犯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损害了顾客的自主决定权。倘若服务商终止一切零星缴费途径,便涉嫌形成"强制交易";假如部分零星缴费途径得以维持,则并未触犯法规。
对特殊群体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充值起点的设定对"数字弱势群体"造成的影响特别显著,这类人群常常和话费开销较少的人群相吻合。他们对于手机使用方法不够熟练,或许难以寻找到小额充值的方式,甚至对运营商的应用程序一无所知。对于这些用户而言,过高的充值起点实际上使他们丧失了选择进行日常小额充值的机会。
可行的解决方案
运营商和平台能够同时维持高额充值方式,也不必舍弃10元、20元这两种基本充值等级,这样做可以满足各种消费水平的要求,同时也不会带来额外的管理成本。如果公司只考虑自身好处,不关心普通用户的实际需要,最后会破坏整个行业的信誉。提供多样的充值金额选择,才是真正体谅用户决定权的办法。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