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爱好者的社交困境
网络社交平台中,年纪较大的书法爱好者常常感到社交隔绝。他们对书法怀有强烈爱好,然而,适合他们的线上互动空间非常有限。这些人大多只能独自练习,或者偶尔在小型讨论区沟通。这种未被满足的需求状况,为专门化的产品创造了发展契机。
从社交工具到商业化的探索
「墨池」起先是供书法同好交流的园地,日常参与人数维持在五千上下。二零一七年上头,日常参与人数忽然增至一万,创办人刘晨琢磨起怎样把稳固的访问量转化为收益。他跟其他创业家不一样,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借助数据研究来规划变现方式,比如核算访客持续光顾的时间长度,以及广告能带来的回报,以此保证商业模式的稳定发展。
微信小程序的变现瓶颈
早些时候,刘晨曾试图在微信上创建小程序,不过其“用完就撤”的模式限制了盈利途径。他制作过游戏、金融等七八种小程序,最终觉得广告是比较稳妥的营收手段,然而微信体系内的用户激活门槛很高,不容易依靠书法这类不常发生的兴趣达成大量收益。或许休闲类产品更适合微信平台,但刘晨必须寻到能够不断扩散的业务形式。
百度平台的差异化机会
经过考察,刘晨了解到书法学习资料大多来自过时的80至90年代录像,并且百度是人们查找书法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墨池」决定迁移至百度小程序,借助其功能特性(比如书法字库、创作助手)来增加在搜索结果中的曝光度。百度能够根据关键词匹配来精准找到用户,而采用卡片形式呈现的内容无需特别维护,显著减少了吸引顾客的开销。
商业化初见效与未来布局
二零二零年五月,「墨池」百度小程序正式启用,每日浏览量是微信版本的五倍,大约有一万人次。尽管课程推广收效甚微,不过广告收益持续增加。当前团队打算增设问答功能,目标是成为书法领域“没有对手”的第一问答平台,以此加强平台辅助作用,并且尝试更多应用场景。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