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捧哏的兴起与运作模式】
“双十一”时段,网络直播平台冒出一种称作“电商陪衬”的新身份,他们借助赞同主讲人、营造气氛来促进购买行为。这些人通常是现场控制人员或主讲人助手,任务覆盖直播所有环节,涵盖器材设置、后台管理、资料分析等。一些现场控制者还要介入说辞规划、营销方案制定,有时还需配合主讲人实施“促使下单”的沟通技巧,比如突出“数量有限”“时效性优惠”等说法。
【“捧哏”背后的实际工作强度】
网友们常把“电商捧哏”当作诙谐的谈资,然而行业内部人士指出,这个职位的工作压力十分沉重。在一场直播活动里,负责中控的人员要频繁进行商品上架下架的操作,同时发放各种优惠活动,并且要即时观察数据来调整活动进度。由于小主播团队在费用方面的约束,通常一个人要承担好几个不同的任务,连续工作好几个小时是普遍现象。
【营销套路与消费者误导风险】
“搭腔”和主播的互动其实是营销手段的一种。比如,主播说出“仅剩100件”时,现场马上应和“快要卖光了”,用这种交流方式增强急迫性。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满江表示,这种故意营造的虚假抢购场面可能会损害购买者了解真实情况的权利,促使冲动性购买行为。
【法律监管与平台责任】
直播领域中对于“电商捧哏”的情况,目前还没有制定出清晰的规则。刘满江提出应该把这类角色归入直播营销从业者的监管体系,并且规定他们需要和主播承担一样的义务。同时,也有一些直播间在暗中使用假冒的观众来增加销量和好评,像某个有三十个人的直播间里,就有二十八位是伪装的观众,这种情况非常严重,迫切需要法律来明确指出这种做法是违法的。
【理性消费的倡导】
专业人士告诫购买者,对于直播时所说的花言巧语要留意,防止草率购买。网站方面也应当加大提醒力度,比如在界面上标明“带有宣传倾向”等警示内容,协助客户分辨“专门刷屏者”的诱导,保障公正买卖氛围。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