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约谈
八月一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络监管司发布通告,回应媒体指出的拼多多平台售卖盗版仿冒商品等情况,已责令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与平台运营方进行会谈。这是拼多多在美国证券市场挂牌后首次受到监管机构公开提及,因而引起社会高度注意。
山寨商品争议
早先,拼多多因网店里充斥着大量仿冒商品而遭到广泛批评。七月三十一日,该企业创始人黄峥首次进行表态,坦言公司对于仿冒产品的监管存在不足,不过同时指出“假冒与仿冒并非同一概念”。不过,根据相关记者的走访核实,“立日牌”洗衣液、“康剑牌”薄荷口香糖、“椰林牌”椰汁等涉嫌模仿知名品牌的商品依然在售。有些顾客会由于弄错牌子而买东西,比如“奥訬”和“奥妙”看起来非常像,还有购买者收到物品时发现包装上印着其他商品名,因此感到不高兴。
消费者体验问题
拼多多依靠价格优势和“免费拼单”活动招徕了许多顾客,不过实际感受并不令人满意。抽样调查表明,百分之九十的购物者都尝试过“拼单”促销,不过只有一个人最终拿到了商品。这种宣传手段虽然能够以小成本吸引新顾客,却因为成功率太低而让顾客的信任感降低了。
监管要求与调查进展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机构通知上海市及有关地方机构,针对拼多多售卖仿冒商品、模仿著名品牌等情形进行查办,指出会依据法规严厉惩处违规行为。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已经参与调查,但最终结果尚未公布。湖南省消费者委员会称目前没有接到相关举报,不过指出必须等待行政机关的最终判定。
法律风险分析
律师强调,网上售卖的仿冒物品既侵犯了他人权益,又可能触犯刑事法律。比如,贩卖质量低劣的赝品违反了《产品质量法》以及《刑法》,若平台没有履行监管职责,必须共同承担责任,情节恶劣的甚至可能遭受刑事制裁。这一事件给拼多多的声誉和依法经营带来了巨大考验。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