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流行乐的审美争议
音乐人的集体焦虑
杨坤最近通过社交网络指出了华语音乐界目前的问题,表示其水准已经跌落了十年。这种看法并非个例,而是众多顶尖音乐人共同担忧的体现。他们觉得,现在的流行乐曲在旋律设计、编曲手法以及整体制作上都显得过于粗糙,甚至和十几年前网络上流行的《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在结构上如出一辙,既缺少新意也缺乏内涵。
短视频对音乐产业的冲击
短视频平台的兴起,给传统音乐平台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短视频依靠更强烈的画面冲击力、极低的制作要求以及突出的社交功能,很快变成了音乐扩散的核心途径。算法推荐让用户深陷于符合个人爱好的内容里,更加剧了音乐的零散化扩散。以《漠河舞厅》为例,这首歌曲最初在网易云音乐发布,但真正实现迅速流行,得益于抖音平台带来的大量关注度,最终发展成为整个网络上的热门作品。
平台间的流量争夺战
音乐网站正遭遇短视频的激烈挑战,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分别使用了不同的应对方案。腾讯音乐加强了与微信视频号的联动,意图利用腾讯系用户基础;网易云音乐则着重发展音乐社区“云村”,期望通过社群交流提升用户忠诚度。然而,平台间的竞争客观上改变了音乐创作的路径,很多创作者为了适应短视频的传播规律,转而构思更简短、传播性更强的作品。
音乐市场的分众化趋势
摩登天空的创始人沈黎晖指出,目前音乐市场并未变糟,而是趋向多样化与专精化。大众化歌手出现的几率有所减少,但各个细分领域的音乐家获得了更宽广的成长平台。不过,新入行的音乐家在这种状况下依然困难重重,特别是缺少成熟的商业模式支撑,导致不少有价值的作品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
商业奖项的公信力缺失
腾讯音乐娱乐盛典引发的争议,揭示了华语音乐界缺少值得信赖的权威性评选。商业类奖项的评定常常受到资本方的左右,比如腾讯音乐所设的“年度十大金曲”未纳入网易云音乐旗下歌手,此举损害了评奖的公平。这种情况使得音乐产业内部矛盾更加突出,同时降低了创作者与听众对奖项的信任。
传统唱片行业的衰落
华语主要唱片机构的没落,同网络平台的兴盛关系重大。旧式唱片的市场空间被网络音乐所排挤,而音乐网站还没形成可靠的营收途径,又受到短视频的挑战。不过,网络时期简化了音乐创作和推广的程序,使许多年轻学子得以参与其中,不过也造成作品水准高低不一。
结语:机遇与挑战并存
华语流行音乐当前面临变革阶段,短视频的流行既提供了新的推广途径,也使得行业氛围更加急功近利。创作者必须兼顾关注度与作品内涵,平台方和产业组织也应携手合作,构建更优良的行业环境,以此促进华语音乐实现更卓越的进步。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