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在9月2日公布的文件《关于落实国家"人工智能+"行动安排开展2025年度上海市"人工智能+"行动项目申报工作的指导意见》,清晰界定了2025年上海市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领域和实施办法。文件着重强调六大关键行动和八大基础建设能力,目的在于迅速构建人工智能的上海中心。
【重点行动方向】
1. 科学技术领域
促进科学大模型的发展与运用,促使基础科研平台和重大科技设施实现智能化改进。优先支持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量子技术、第六代移动通信(6G)等尖端技术领域的合作创新。在核心技术上,努力攻克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推理模型等核心科技难题。
2. 产业发展领域
促进新兴网络经济的壮大,优先推动人工智能在数字产品、金融创新、全新服务等方面的深度实践。此外,推动在商业活动、司法事务、交通运输、物品配送、专业服务等领域,普及新型智能设备和智能代理的普遍使用。
3. 消费提质领域
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开拓"文商旅体展"消费新领域中的运用,鼓励消费方式变革和服务品质的提高。
【基础支撑能力建设】
1. 技术支撑体系
着重增强根基构造、资料库支持、计算资源保障等根本机能。针对实体机器人行业,辅助感知判断机制、行动调控机制、整体配合工艺等关键技术研究。
2. 安全保障体系
扶持人工智能安全管控技术研究,建立风险检验系统,寻找人工智能规范结构和准则,协助创建人工智能世界管理站点。
3. 公共服务平台
要扶持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涉及通用技术的研究开发、测试验证以及中试环节的确认。目标是在2027年岁末,建立起至少十个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项目申报支持】
本次申报将获得两个专项资金的扶持,分别是针对先导产业创新发展的(人工智能专题)项目,以及面向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的项目。申请的项目必须遵守《上海市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及《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的若干措施》中的相关规定。
【发展目标】
根据通告指示,至2027年岁末,上海计划在人工智能方面达成三个主要任务:促成至少一百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设立至少二百个堪称典范的应用示范工程,构建完善的产业创新支撑环境。这些行动将显著促进上海人工智能产业的优质发展,为建立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中心打下牢固根基。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