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机支付改变消费习惯
现在外出带一部手机就足够应付绝大多数花费场景。无论是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还是去商场买东西、在餐馆用餐,乃至街边的小吃摊、水果摊,只要用手机扫一下码就能付钱。许多人发现,口袋里的现金常常一个星期都花不完,这种方便的付款方法已经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购物方式。
2. 新规出台:静态条码支付限额
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最新条例,从2018年4月1日开始,长期固定呈现的条码支付将受到管控。这类条码指的是那些一直不变地摆放着的码,例如安放在结账台上的标识牌或印制出来的码。新条例明确,当运用这种条码进行支付操作时,单个客户每日的总交易数额被限定在500元以内。这表示,顾客若要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扫描固定码完成支付,单日最高额度为五百元。
3. 动态条码支付限额差异
动态条码与静态条码不同,它是在手机上即时生成的支付凭证,更加安全可靠。依据不同的验证手段,动态条码支付分为三个级别:A级采用数字证书和电子签名等多种验证方式,支付额度可由用户和银行或支付平台自行商定;B级运用多种验证手段,每日支付上限为五千元;C级仅使用一种验证方式,每日支付上限为一千元。
4. 新规对小商家的影响
对于流动售卖者而言,新规定或许造成若干困扰。举例来说,卖煎饼的从业者一旦每日进项达到五百元,就必须逐一为每位购买者扫描支付码,不能让顾客扫店铺公共的收款码。这无疑会耗费更多时间,碰到时间紧张的顾客时还可能影响交易。不仅如此,若每日营业额时常突破五百元,摊主或许需要添置扫码设备,这也会抬高开销。
5. 消费者应对大额支付
面对巨额支付,例如600元的餐饮开销,顾客可选择以下途径:首先,启用手机上的动态条码,请店家扫描;其次,切换至银行卡或其它支付手段;再者,将款项拆分成几笔完成。这些做法均可绕开每日500元的支付上限。
6. 支付安全注意事项
使用二维码进行付款时,用户应该留意:仅通过官方认证的支付软件来扫描条形码,认真检查收款者的资料,不要扫描来历不明的条形码,确保个人支付密码不被他人知晓,最好安装正规的安全防护工具,以防止条形码里可能藏有的病毒或有害软件。这些做法能够有效维护交易安全和个人资料安全。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