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支付的痛点
早些时候,跨国结算对经营者和购买者而言均属难题。境内商号在海外售卖货品时,常需联络好几个国家的收款平台,技术钻研开销动辄十几万元,并且要聘请本土人员负责照看。购物者则遭遇支付手段繁杂、取费高昂及款项回笼周期悠长的困境。欧洲的顾客通过天猫国际选购中国产品时,附加的付款手续费与货币兑换成本,有时会超过商品标价十分之一。
Wero平台带来的改变
今年八月,中国的跨境支付企业宣告与欧洲统一支付平台Wero完成对接,位列亚洲首批参与机构。自十月起,欧洲两亿五千万消费者可以直接运用Wero平台支付中国商品,显著优化交易流程。对于商家来说,这代表无需针对每个欧洲国家分别构建支付体系,技术开销与维护成本得以大幅压缩。浙江省一位小型家电从业者透露,以往结算时需要承担3.5%的运营成本,并且资金回笼周期长达五日,但现在借助Wero平台,这些弊端都能被有效化解。
消费者体验升级
欧洲民众将不再经历复杂的付款环节和昂贵的交易费用。过去,要买中国货得用全球信用卡,如今选Wero支付就行,按本币直接付款,费用能减半。最大网络购物平台统计表明,采用本地结算的中国店家,成交比例比只认国际卡的要多出三成七。这表明,付款过程的改进既节省了开销,又直接促进了业绩增长。
支付巨头的布局
Wero的国内支付公司于全球设有38处分支,其业务遍及200余个国家,每日交易额最大能达13亿美元,这一数额堪比一个中等国家的外汇交易体量。以往,跨境支付通常需经三四家银行转手,每经一家银行就要扣除一次费用,使得商家最终收到的金额有所降低。而Wero推出的“直连渠道”将从根本上扭转这种状况。
上市与盈利模式
二零二三年,这家支付公司的所有者出现调整,外界揣测它或许准备在香港挂牌交易,不过一直没有后续动静。支付领域的专家指出,跨国支付公司公开募股碰到两个主要障碍:国内的支付经营许可和其赚钱的方法。这次连接上Wero系统,既能增加业务量,也能减少遵守规定的开销,也许是在为将来上市做准备。全球性资金流转领域业务体量极为可观,每年所产生的交易总额高达两千兆美元,即便只提取千分之一的佣金,其市场规模亦可达到兆元水准。
数据价值与供应链优化
掌握支付渠道的人不仅能得到佣金收入,还能得到大量交易信息。这些信息对跨境电商商品选择、供应链优化很有用,甚至比佣金更有商业价值。比如,商家可以利用支付信息准确分析欧洲市场的消费动向,改进货物存储和运输安排。
未来趋势
中国支付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将来在国外旅行时用扫码方式付款会成为普遍现象。以前,跨国结算主要被美元和欧元体系所控制,如今,欧洲推出了Wero方案,东南亚国家联盟也构建了区域性结算平台,世界范围内的支付体系正在发生变革。这对我国而言,代表着在国际商业活动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随着支付方面的障碍慢慢消除,“全球畅购”的理想将更容易达成。
无声的战争
这一项跨国结算的革新虽然没有战火,却极大地改变了所有交易的速度和费用。商家、顾客以及国家间的商业策略,都会在这种情形下得到好处。支付不受地域限制的时期,正迅速来临。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