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支付的兴起】
在中国,移动支付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很多人出门不再带钱包,只用手机就能完成购物。现在,随着技术的提升,人脸识别支付正逐渐流行起来——用户只需在感应器前展示面部,即可便捷地完成付款。
【技术实现的基础】
面部识别技术是刷脸支付的基础。用户必须先将自己的面部资料和银行账户或者数字支付平台,例如支付宝、微信支付,进行关联。在支付环节,POS机利用摄像头捕捉用户面部图像,迅速核实身份,无需借助手机或输入密码。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报道,有些系统会额外让用户输入手机号的最后几位数字,以此作为双重验证手段,从而提升安全性能。
【支付宝与微信的布局】
支付宝率先推广面容识别交易,其“微笑验证”方案已普及全国百座都市,硬件体积媲美平板电脑。接下来三年,支付宝将斥资三亿元用于该技术的市场拓展。腾讯旗下的微信支付紧随其后,于2019年8月推出“青蛙Pro”面容识别装置,由此构成两大平台间的竞争态势。
【商家与消费者的接受度】
现阶段,人脸识别结算在部分大型连锁超市(包括味多美、GO自助超市)进行测试。味多美负责人胡波透露,尽管该技术能够加快收银速度,但实际采用人数不多。GO超市运用三维摄像头迅速捕捉顾客面部特征,达成无需接触的付款效果。然而,研究机构专家张梦萌评论说,在支付宝等平台提供优惠活动刺激下,人脸识别支付或许会更快地推广开来。
【争议与挑战】
使用面部识别进行支付虽然方便,却招致了对个人隐私和资料安全的忧虑。相关机构指出,民众对于个人信息的收集过程缺乏明确的知情权。不过,根据某通讯社的调研,中国的使用者更关心的是“镜头拍出来的影像不够好看”——支付平台为此保证会改进美化图像的功能。同时,技术人员李东亮指出,与常规的密码键入方式相比,面部识别支付能够降低信息被偷看的机会,从而增强账户的保护程度。
技术突破到商业普及,人脸识别正在改变国内民众的购物方式。由于大企业不断加码资金,并且着力引导消费者适应,这种技术或许会变成继扫码交易之后的另一种核心结算手段。不过,怎样兼顾操作的便捷性与个人信息的保密,依旧是该领域必须攻克的重大挑战。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