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双免"限额上调至1000元
今年六月,银联把小额双免的每笔开销额度由300元上调到1000元。这一变动表示,持卡者进行1000元以下的花费时,可以不输入密码或不签名就实现付款。这一新规立刻引起了公众的高度注意和诸多疑问。
消费者对安全性的担忧
随机访问中,很多购买者对"快捷支付"操作感受感到迷茫。许多被调查者诉说在付款时"为何没要我输入密码",并且清楚指出这种交易手段"非常不牢靠"。真实事例证明,因为"快捷支付"系统自动启动造成的客户财产减少状况常见于新闻报道,从而使得大众的忧虑情绪加剧。
银联对默认开通的解释
银联就外界质疑作出说明。2015年该机构推出"双免"业务,起初在个别地区采用"授权开启"方案,由此引发众多持卡人反映。多数人主张此功能须设为"自动启用",把"授权开启"看作银联的"消极处理",觉得这"损害"了客户利益。银联方面的工作人员指出,"免密免签"这项服务,跟银行卡ATM取款或者网络结算类似,是银行卡的一项基础作用,依照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因此没有必要在办卡协议里特别写明。
实际办卡体验与宣传不符
银联声称持卡人有权自行决定是否开启"双免"功能,然而记者实际考察发现,在国内众多银行申请新卡的过程中,整个办理环节均未提供任何关于此功能的解释或提醒。法律界人士认为,这种自动激活的做法实际上剥夺了消费者的了解权利和自主决定权。
国际对比情况
为了说明其合理性,银联强调全球各大银行卡组织都推出了同类功能。重点提及VISA的VEPS系统,这一系统在数十个国家和区域实现了无密无签交易。不过,据记者了解,VISA的无密支付单次额度上限是5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40元,并且需要持卡人主动同意才能使用。VISA官方网站有清楚说明,多数实体店铺的单次购物限额通常设定为二十五美元。
业内专家的批评意见
业内权威人士指出,银联在未进行充足的市场考察,也未征得多数卡主许可的状况下,自行将免密支付的上限从300元提高到1000元,此举存有疑点。权威人士强调,这样的变动或许会加大卡主的财务风险,并且调整的幅度过大,与国内现阶段的消费状况和保障要求不一致。
盗刷赔付机制争议
公众讨论的另一个重点是银联制定的反盗刷补偿办法。依据该办法,仅限于挂失后72小时之内发生的盗刷行为可以申请补偿,并且每个人每年的补偿额度上限是三万元。这种做法被批评为补偿条件过于苛刻,无法切实维护持卡人的利益。
功能关闭方式
想要停用这个功能的人,可以借助发卡行的手机银行软件、网络银行平台,或者直接去银行柜台来办理关闭业务。各家银行的具体操作步骤或许存在一些不同,不过大体上都会设有停用功能。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