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与启动仪式
8月5日,于英国牛津,腾讯微信创新实验室的全球探索项目“牛津夏校”与第四届微信小程序全球创新挑战赛的英国分站,在牛津大学正式启动。五十余位来自中国和英国的教育界人士、文化界代表、媒体界人士以及科技界代表出席了启动仪式,他们共同见证了这一赛事的开端,并且就科技和教育如何融合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小程序教育平台与创新挑战赛
自2023年,微信开设了公益性质的应用软件教育计划,面向全球青少年免费提供科技创新、逻辑培养与产品策划的学习内容,借助人工智能技术降低创作难度,帮助年轻一代实现创意转化。微信组织联合多家单位发起了全球应用软件创新大赛,旨在激发青少年的创新思维与实践技能。此次英国区域赛的增设,表明赛事开始迈向国际化,为更多年轻人提供了展示个人才华的平台。
赛事亮点与主题方向
第四届微信小程序全球创新挑战赛英国赛区着重关注防止欺骗行为、宣传海外旅游以及跨国文化交流等方向,鼓励参赛学生将科技工具和创造性想法结合起来,创造出既有全球眼光又符合本地特点的应用软件。赛事以“分析、评估、规划、创新”为核心,利用微信小程序的功能,推动全球教育资源的共享交流,探索人工智能在学术领域的可能用途和实际应用场景。
学生作品展示:《声声慢》
香港保良局第一张永庆中学学生林浩然展示了团队研发的《声声慢》软件,该软件运用人工智能帮助听障人士提升发音水平,增进知识理解,展现了科技与人道关怀的结合,同时也彰显了年轻一代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创新能力。
牛津教授谈AI与未来人才培养
牛津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亚历克斯·罗杰斯在公开场合发言时指出,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影响全球发展,未来的人才需要掌握这项技术并合理运用。他强调,牛津大学在选拔创新型人才时,不仅看重学术能力,而且关注学生能否将科技与现实挑战相结合,提出兼具持续价值和社会贡献的解决方案。
AI时代的人文价值
有人建议,由于创新性智能技术的普及,科技与其它领域的分界线正变得模糊,社会迫切需要既懂得驾驭科技又富有同情心的专业人才,微信战略研究院院长周博云指出,虽然人工智能可以设计代码、编写文稿等,但人类心灵的温馨感受是无法被替代的。这种观点,英国教育慈善组织“联结中国”的创始者童海珍表示认同,她认为年轻人可以利用简便的应用平台,策划有助于不同文明之间交流的项目,从而促进全球范围内的理解和合作。
中英教育合作的未来展望
童海珍是推动中外教育交流的使者,她多次访问中国,见证两国教育合作持续深化。她认为,科技能够缩短不同文化的距离,助力年轻人构建全球性的文化交流桥梁。此次活动举办,既为年轻人提供了实践机会,也为中英科技和教育合作注入了新动力,彰显了新兴技术在国际社会的价值和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