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4月3日,抖音推出了名为《国韵潮声》的音乐专辑,并举办了一场线上直播音乐会作为首发活动。音乐会中,一首改编自传统二胡名曲《赛马》的纯音乐作品备受关注,该作品将摇滚乐、电子音乐、民谣风格等现代音乐元素巧妙结合,同时融入了蒙古族特有的长调音乐和呼麦技巧,成功拓展了传统民族音乐的表现范畴。该传统文化乐曲通过在线平台,获得了九万多名听众的即时关注,证明了古老乐器的现代音乐场景中焕发了新生。
【非遗音乐的创新表达】
《赛马》是陕西非遗项目,和《二泉映月》一样出名,这次改编是《国韵潮声》里仅有的纯乐器曲目。编曲家选用硬核摇滚的节奏模式,加电子音效打底,还保持二胡特有的沙沙声,让马儿奔跑的气势更足。里面加了长调、呼麦,突出了草原文化的原始力量,造成“传统音乐做根基,各种风格当翅膀”的融合艺术效果。这种革新并非简单的组合,而是借助音色反差和节奏再造,使传统音乐能够触动年轻群体的心灵,产生情感上的连接。
【抖音的音乐生态布局】
这个音乐会活动从四月三日一直持续到六月,二胡摇滚版的《赛马》是最后表演的节目,它展示了平台对于传统音乐进行现代化演绎的不懈努力。抖音的相关负责人透露,平台正借助“国乐show计划”和“粉墨新声”等专题活动,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到民族音乐的欣赏中来。二零一九年同文化旅行部门联手推行的“我的故乡藏有民歌”活动,集合了苗族民歌、南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配套制作的短视频总观看次数高达三十七亿回,有些民歌还转变为广泛效仿的配乐素材。这种将文化内容简化传播的方法,使原本小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通俗娱乐的视野。
【科技赋能文化传承】
到去年八月为止,抖音上有关国家一级传统音乐人短视频的数量已经超过一百万条,收获了十二亿四千万个点赞。这些数字反映出平台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全面帮助:二零一八年发起了“发现歌曲项目”来寻找新音乐创作者,二零二零年又推出了“传统艺术合作计划”,借助关注度提升和收益转化等方式,形成了从作品构思到宣传扩散的完整链条。一些快要消失的传统艺术形式,借助短视频的重新演绎,重新获得了活力,并且还出现了与其他领域结合制作的新产品。
抖音致力于不断扩展非遗音乐的革新领域,一方面借助人工智能作曲等工具简化创作流程,另一方面与高等学府合作构建民族音乐资料库。 《国韵潮声》活动的价值不仅体现于一首歌曲走红,更关键在于证明了“经典与时尚融合”的长期可行性——当二胡能够演奏摇滚乐,京剧能够融合电音元素,文化遗产的延续就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静止陈列,而转变为全体民众共同参与的活力过程。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