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疫情下的"云复工"新趋势
新冠病毒对实体商业的影响还在继续,很多店铺遭遇顾客数量急剧下降的难题。不过,义乌的1万4千多家公司却率先找到了新的发展路径——借助1688平台开展直播形式的"网上营业"。摊位负责人、经营者纷纷进入直播间,亲自与客户交流交易,既解决了实体店无法正常经营的损失,也为全国因疫情无法到场采购的商家开辟了"网络"进货途径。
2. 从镜头恐惧到直播熟手
刘俊江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北方男性,半年前还不敢对着镜头说话,现在却经常出现在网络直播平台上。在疫情爆发期间,他每天在家中直播两个小时,观看人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持续上升。"由于很多人无法外出,来我们直播间的人反而更多了,"他这样解释。通过直播,他不仅吸引了新的客户,订单数量也比去年同期的水平增加了三成以上。尝到了甜头的刘俊江已经着手规划后续发展,打算雇佣直播助理,以便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
3. 直播绿通:零门槛上线新商机
为解决商家在疫情中的困境,1688设立了"直播绿通"计划,旨在让缺乏网店的公司迅速启用直播业务。此举为无法营业的店铺和工场提供了新途径,许多公司因此完成了线上化升级。直播在特殊阶段发挥了过渡作用,同时也转变成了部分商家的常规运营方式。
4. 直播带来的生意新生态
部分主播借助实时互动销售积压商品,另一些商家则因需求激增遭遇供货不足的"双刃剑"困境。针对农产品销售不畅的区域,网络名人运用阿里巴巴批发网协助农民拓展市场。该平台着重挑选销量旺盛的商品,与供应方协商获取价格低廉且品质上乘的原材料,随后转配给零售商,构建起流畅的流通体系。
5. 分销模式的粘性优势
蝴蝶是众多转做网络销售的商家中的一个。她注意到,与普通的网上店铺相比,直播销售能吸引更多的顾客。过去卖儿童服装时,每周更新一次商品就可以了,现在代理商每天都会关注新商品。"这无形中让代理商每天必须和我们交流的次数变多了,"她表示。这种频繁的互动不仅促进了销售,也加强了与代理商的往来。
6. 直播展示"硬实力"
在1688的直播平台上,义乌的商人更看重突出货品的性能、交货的可靠性以及供货体系的整体水平,对于分销商和终端商来说,这些实际内容远比花哨的宣传辞令更有吸引力,许多原本较少接触网络的企业在疫情中掌握了直播方法,一万四千家义乌公司借助直播恢复了生产,并开辟了新的商业对接渠道。
7. 从"应急"到"常态"的转变
夏冬电器原本打算在商贸城设立店铺,从事小家电销售,不过因为疫情,这个安排被打乱了。老板凌盼看到时机,就在1688上建立了直播平台,用来展示台灯、小风扇等适合当前季节的新产品。"年前就打算尝试直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开始,"他解释道。在凌盼的想法里,直播不只是因为疫情而采取的应急措施,它还可能成为未来商业活动的主要方式。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