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联动机制构建】
设立领导干部双重责任制,构建"一个中心加十个部分"的运作模式,把十一个核心事项转化为详细改进项目,由基层单位负责人负责推进计划式管理。设定每月工作目标,建立自上而下连通区、乡镇(街道)、村组(社区)三个层级,左右协调各个机构的合作方式,达成与民众共同参与、专业人员与群众配合的工作形态。
【矛盾纠纷化解体系】
积极实施"枫桥经验"地方化运用,成功建立集成式矛盾处理平台,同时研制了冲突登记热线数字化应用。构建了由区级主导、乡镇负责、社区保障的层级性调解体系,2023年全年共成功调解各类争议1526宗。推行负责人专项处理机制,借助深入基层调查、举行公开接待等活动,促使疑难信访案件解决比例达到92.3%。
【法治护航营商环境】
组建由28名专业律师组成的民营企业法律服务队伍,启动"法治体检"专项活动,已为67家企业提供合规审查。建立全省首个保险反欺诈机构,侦破多起保险诈骗案件涉案金额逾千万元。优化"甘霖工程"金融服务方案,借助网格化对接方式,使小微企业贷款覆盖面增加40%。
【基层治理创新实践】
完善"警民合作"体系,全区14个公安分局局长均担任镇级党委副职,促使120名社区警官加入基层委员会。研制智能社区操作系统,于8个先行社区完口登记、物业申请等14项业务网络化操作。安全工作方面构建"民众报告-严格检查-强制修正"全流程监管,总计派发举报奖励款5.3万元。
【智能防控体系升级】
城市运行调控平台汇集二十三个单位的信息资源,达成突发事件十五分钟内启动应对措施的目标。打造全方位监控体系,包含空中与地面两个层面,核心地段人脸信息采集率达到百分之百,公共场所警务人员出现频次增加了百分之六十五。社会治理平台一年内处理社区事务三万两千宗,完成工作量的九十八点六。
【平安文化培育工程】
举办"安全推进九项"活动共286场,涉及民众达12万人之多。在数字媒体上开设"西区安定"专题,刊载了47段案例剖析影片。推行了安全状况每季度通报的机制,民众对安全及满意程度已连续三年位列全省最前。
【长效发展保障机制】
把维护安定局面列为全区"十四五"期间的核心项目,每年的公共财政支持量增加百分之十五。确立安定工作与官员评估、机构表彰"两相结合"的机制,推行核心任务"红黄蓝"三级警示控制。今后将依照"十项关键任务",集中力量突破基层管理信息化、风险防范精细化等核心环节,期望能打造出三到五项在全省范围内能够推广的样板做法。
版权声明:本文为 “博览广文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0755-88186625
电子邮件
admin@lanyu.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